第146章 白石碑,大宋國璽(1 / 2)

第146章

白石碑,大宋國璽

骷髏和尚手裏拿著一個鐵函,裏麵藏著的正是那半塊佛靈骨,兩塊佛靈骨最終珠連璧合。

佛靈骨裏繪製著一張神秘的地圖,紅色的線條很精細,也很恐怖,這似乎就是宋少帝陵的位置。

吳三歲看著這骷髏地圖,發現宋少帝陵並不在天後宮旁邊,它的形狀猶如一枚皇帝的印璽,隱沒在大海裏。

根據骷髏地圖,宋少帝陵位於天後廟前麵的海麵上,而大宋國璽是宋少帝陵地宮入口的鑰匙。

宋元大海戰,宋軍大敗。丞相陸秀夫擔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幼帝趙昺,帶著傳國玉璽,走到奇石上,縱身一跳,葬身崖海之中。宋朝玉璽從此沉落崖門海底。

但遇上刮風下雨,玉璽又會偶然露出海麵。

明代大儒陳白沙深感傳國玉璽永沉崖海之悲哀,想用自已的愛國之心感動南海龍王,便天天到崖門海邊拜祭,祈求龍王獻出玉璽,歸還朝廷。他每次拜祭都讀一篇很長很長的祭文,讀到自己淚流滿麵。

不久,南海龍王真的被感動了,便派一員蝦將向陳白沙獻玉璽。

這天,陳白沙又來拜祭龍王。他剛讀完祭文,突然前麵水中浮出一隻很大的大龍蝦,兩隻大鉗捧著一顆光芒四射的玉璽直送到陳白沙麵前。陳白沙慌忙跪下迎接。

龍蝦看見陳白沙向它下跪,嚇得“咚”一聲跳回海中,把玉璽還給龍王,說:“啟稟龍王,大儒陳白沙向我下跪,小的怎能承受如此大禮?我不敢獻玉璽了。”

龍王聽罷,喝道:“蠢貨!氣死我也!陳白沙跪的是玉璽,哪裏是跪你這隻大頭蝦?”

龍王氣罷沉思道:“這些蝦兵蟹將又蠢又笨,隻可供人送酒,不能辦事,這玉璽還是由我親自送去吧。”

再說陳白沙日思夜想的玉璽得而複失,悔恨交加,唯有繼續去祈求龍王。

這天他又來到海邊拜祭龍王。龍王待陳白沙讀完祭文後,浮出水麵,雙手把玉璽送到陳白沙麵前。這回陳白沙汲取了教訓,不下跪了,伸手就要取玉璽。龍王見陳白沙如此無禮,不禁龍顏大怒,氣得“撲通”一聲跳回大海,把玉璽放回龍宮的寶箱裏。

從此以後,這傳國玉璽就永沉海底了。

根據傳說大宋國璽就在龍宮之中,事實上龍王隻是傳說中的神仙,所謂的“龍宮寶箱”極有可能就是一個宋朝的寶庫。

崖山戰敗以後,陸秀夫曾把宋朝國庫裏的寶藏藏於一個神秘的地方,這宋朝國璽也在那座寶庫裏。

由於怕後人偷盜寶庫,陸秀夫編造了“龍王獻寶”的詭異故事,吳三歲隻好先找到關於宋朝寶藏的古書記載。

《明史》是清朝人編撰的,因此對這件事情的描述很模糊,金明滅這個老考古學家也無法找到關於“龍王獻寶”的記載。

吳三歲打聽到廣東深山裏有一塊神秘的石碑,正是宋朝一個大將軍遺留下來的,據說他死於崖山之戰。

這塊神秘的石碑叫做“白石碑”,坊間流傳著白石碑上記載著關於大宋寶庫的秘密,又有傳聞說這白石碑是一塊通體白色的巨石,上麵是沒有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