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仰望蒼穹,做飛天之夢
1.夢想征服太空的人類
麵對自由飛翔的鳥類,剛剛擺脫蒙昧時代的遠古初民,借助想象的翅膀,希望能征服太空。於是,許許多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就出現了。在中國,有嫦娥奔月,羲和馭日之說。而古希臘神話中的諸位天神,盡管他們具有世間凡夫俗子的全部弱點和貪欲,但無一不是能夠在天地間自由馳騁的驍將。在波斯,在阿拉伯,在印度,在斯堪的納維亞都有類似的傳說。
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於在神話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了,他們要冒險試著使自己真的離開地麵,飛向天空。於是出現了最早的飛人和飛行器。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著名的建築工匠魯班,就曾製造過能飛的木鳶。在《墨子》魯問篇裏記載:魯班“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後來,東漢時的張衡也製造過能飛的木鳥。這可以說是最早的航空模型。
西漢時代,我國出現了風箏。風箏是利用空氣動力升空的原始飛行器,其飛行原理和現代飛機相似。可以說,風箏也是現代飛機的祖先。西漢王莽時有人用羽毛做成兩隻翅膀,從高處躍下,嚐試滑翔,飛了數百步遠。
西晉時代,葛洪發現了鳥類的滑翔原理。到明代,曾有人利用風箏和火箭試製過載人飛行器。雖未成功,但這種探索精神是十分可貴的。勤勞智慧的我國勞動人民在飛機發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國外,最古老的關於人類飛行的文字記載已是公元幾世紀的事了,要比中國晚許多年。
13世紀,俄國的達尼爾·查多赤尼克在一份手稿中寫到,有人用綢子做的翅膀從教堂的屋頂上飛了下來。
1503年,意大利學者丹蒂在佩魯賈試圖用自製的翼飛行。4年後,約翰·達米按計劃飛往法國。他從蘇格蘭的斯特林城堡的牆上跳下來,結果墜地摔斷了大腿骨。他把失敗歸咎於沒有使用鷹的羽毛,而使用了雞的羽毛。他說,雞屬於地麵禽類,所以沒有飛起來。
17世紀,土耳其人赫紮芬·塞萊做了個翅膀,從博斯普魯斯海岸加拉塔的一座塔上跳下來,據說飛了好幾公裏,最後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司庫台市的市場上。這是人類“插翅飛行”的時代。
1678年,法國一個叫貝尼埃的鎖匠,製造了一個“體力撲翼機”的飛行器,進行飛行試驗。
他的設想雖然比過去的“插翅而飛”,在方法上有所改進,但仍然沒有飛起來。
日本在寬政年代(1789~1801年)有一個名叫幸吉的裱糊匠,按照鴿子的體重和羽翼長度的比例,為自己製造了一套羽翼,套在胸前,靠體力扇動飛行。他不能從平地直接起飛,而是從高處跳起,拍翼而飛。
更有趣的是一個叫熱拉爾的法國人,在1784年不但為撲翼機設計了“火藥發動機”,而且還設想裝了一個方向舵和一個彈簧著陸裝置,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但是,人類靠撲翼機也未能征服太空。
……在曆史的長河中,一代又一代先哲用學識、智慧去尋找打開宇宙奧妙的鑰匙,一批又一批的勇士,用汗水、鮮血,以至生命接起通往浩渺太空的橋梁。
人類經過多方麵的摸索,終於靠輕於空氣的飛行器--氣球,首先實現了飛行理想。
但氣球畢竟不是飛機,機動性能受到很大限製。到本世紀初,重於空氣的飛行器--飛機終於問世。
2.別樣的神話,共同的向往
早在古代,人們就夢想飛上太空,無論在中國還是外國,民間都流傳著許多有關飛天的神話。
在我國有關飛天的神話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
傳說遠古時代,天上一共有10個太陽。它們在空中輪流出現,一個太陽出勤值班,其餘的太陽便回去休息。所以,雖然有10個太陽,但是人們見到的隻有一個。
起初,太陽們很遵守紀律,上班下崗都很準時。可時,時間一長,他們就調皮起來,常常一同跑到天空中嬉戲,這下可給人們帶來了災難。10個烈日一起曝曬,使得禾苗枯萎,河流幹涸,人們無法生活。
住在天上的天帝看到地下的人們在受苦受難,十分生氣,決定派神箭手羿去教訓一下太陽們。
羿看到人們受苦的情景,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從腰間抽出一支白箭,搭在紅色的弓上,對準第一個太陽。隻聽得“嗖”的一聲,一瞬間一個太陽從空中墜了下來,開始是一團火,落地後變成了一隻帶箭的三足死鳥。
羿又一口氣連發八箭,箭箭命中,隻剩下最後一個太陽了。正當羿準備射殺最後一個太陽時,旁邊的一位老人大叫:“使不得,使不得!天上不能有10個太陽,可不能一個太陽也沒有呀!”羿覺得老人言之有理,便收起弓箭,讓最後一個太陽繼續照耀著地上人間。
羿做了那麼大的好事,人們感激他,欽佩他。後來,他娶了美貌的嫦娥為妻,建立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羿為民除害的消息傳到了遠處昆侖山上王母娘娘的耳中。王母娘娘十分讚賞羿的獻身精神,決定送他一顆吃了能長生不老的仙丹,並叮囑送仙丹的人告訴羿:這顆仙丹一定要兩個人同吃,一個人獨吃就會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