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空間(1 / 2)

時間是什麼?時間是**水轉的回環之波,還是一去不返的離弦之箭?是無論行走多遠都將回到起點的一個周圍,還是永遠不會重疊的平行線?時間到底是什麼?是地球的公轉,還是人間的冬暖夏涼?是海上的日出日落,還是城內的幕鼓晨鍾?時間究竟漫漫無邊還是稍縱即逝?是萬古永恒還是歲月無痕?時間可以用截然不同的辭藻形容描繪,可誰又能做出一個公認的定義和結論?我沉思,模仿擁有著鮮花一般的思想的哲學家,思考時間的存在。時間是什麼?孔子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用金子一般的語言回答:"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如河流,一條湍急的河流,不分晝夜的奔騰不息,帶走一切,匆匆而去,永不複返。時間如河流,但是,時間究竟是什麼?那無邊無際、緘默不語、永不靜止的東西就叫做時間了;它匆匆流逝、奔騰而去,既迅速又寧靜;它就像是把一切都包含在內的大海的潮汐,而我們和整個世界就像是遊浮在它上麵的薄霧;它就像是個幽靈,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這確確實實地永遠是一個奇跡,是一種使我們啞口無言的事物。時間是一種事物?像潮汐?像幽靈?但是,時間究竟是什麼?也許,時間是由過去,現在,將來所組成的。--過去存在嗎?--不存在。--將來存在嗎?--不存在。--那麼隻有現在存在嗎?--對,隻有現在存在。--但是在現在範圍之內沒有時間的延續嗎?--沒有。--那麼時間是不存在的嗎?--哎呀,我希望你不要這樣嘮叨個沒完。時間是什麼?誰能輕易概括地說明它?誰對此有明確的概念,能夠用言語表達出來?可是在談話之中,有什麼比時間更常見,更熟悉呢?我們談到時間,當然了解,聽別人談到時間,我們也能領會。那麼,時間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說明,便茫然不解了。我想弄清楚時間是什麼,到現在,我已經花掉了我整個下午的時間了,但是,我仍然不知道時間是什麼。我沉思......忽然,有一隻手拍在我的肩膀上。我轉過頭,發現是愛因斯坦,那一雙睿智的眼睛正在微笑,他平靜說道:"時間,隻不過是我們人類頭腦中一種頑固的幻覺。"天公說:時間是……空間位移的感覺。石榴紅女說:原點又叫零,原點的覺就叫時間。秒分時日月年……它運生了一切,又可稱為宇宙萬物。它成長了一切,可毀滅一切的依然是它。它猶如一條黑色的巨龍,神龍見首不見尾。人類從哪兒來的?是從它分化而來。原始的生命有了覺,有了智慧,就猶如天女散花……飄……一旦有了立所和適合的環境,這就是生命的來源。漸漸的擴散,飄……這些具有依附性的生命原體,開始往外尋找更深刻的空間,在零度空間裏,一切都是靜止的,是虛無的,沒有能量的存在,也沒有時間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無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意念的起點,也是意念的終點,一霎那間,便已經是永恒了。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宇宙是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誌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在時間上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在空間上沒有邊界沒有盡頭。宇宙是多樣又統一的;多樣在物質表現狀態的多樣性;統一在於其物質性。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

《文子·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屍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二字連用,始見於《莊子·齊物論》曰:“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

在多元化的漢語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間,“宙”代表古往今來,即所有的時間,“宇”:無限空間,“宙”:無限時間。所以“宇宙”這個詞有“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的意思。把“宇宙”的概念與時間和空間聯係在一起,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獨特智慧。

“宇宙”一詞,最早出自《莊子》這本書,“宇”代指的是一切的空間,包括東、南、西、北等一切地點,是無邊無際的;“宙”代指的是一切的時間,包括過去、現在等,是無始無終的。1000億年以後,除了我們所在的銀河係,所有星係都將消散,人們看到的宇宙將空無一物。”空間是具體空間和一般空間組成的對立統一體。

什麼是具體空間?具體空間是有具體數量規定的認識對象,是有長、寬、高三維規定的空間體,是一般空間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