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行動實現夢想

隻有幻想不采取行動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而行動是實現理想的唯一途徑。辛迪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她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

有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美國女孩,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高的大學擔任教授。她的家庭為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念中學的時候起,就一直夢寐以求地想當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幹,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是生人也都願意親近她並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裏“掏出心裏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願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沒有為實現這個理想做任何事,而隻是在一味地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因此,西爾維亞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出現。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麵去搜尋天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

然而,她的好朋友辛迪和西爾維亞不一樣。她們有著同樣的理想,但是,辛迪不像西爾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出現。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學的舞台藝術係上夜校。畢業之後,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經理給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不會雇用的。”

但是,辛迪沒有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麵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歡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雨都沒有關係,她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幹什麼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了北達科他州。

辛迪在那裏工作了兩年,最後在洛杉磯的電視台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5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中一直希望成為的節目主持人。

嚐試是獲得機會最簡單的方式

一百個想法比不上一次簡單實在的行動。金礦都是經過千百次的探索才找到的。嚐試各種可能,不僅僅能夠豐富你的生活,更會給你帶來實際的利益。

香港華達集團董事長李曉華在北京吉祥胡同小學和北京22中讀書時,學習成績並不優異。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也照樣參加紅衛兵造反,上街遊行、寫大字報。1969年,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參加了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在北大荒的荒林沼澤地裏開荒種地。回到北京後,當過鍋爐工、炊事員。2000年時,擁有個人資產2.5億美元。

李曉華的路是試出來的。

他第一次到廣州進貨,正值T恤衫、變色眼鏡走俏,利潤非常豐厚。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一生。

一天,他來到廣州商品交易會陳列館,一台美國進口的冷飲機吸引了他的目光,直覺告訴他,這個東西拿到當時並不太發達的北方,一定能賺不少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李曉華向賣冷飲的小姑娘問道:“小姐,冷飲機怎麼賣?”服務員說:“沒有貨。”

李曉華靈機一動,找到了經理,先交朋友,請他吃了頓飯,又送了幾條名牌香煙,這才把冷飲機買下。沒有多久,就進入夏天了。他把這台新鮮玩意兒,運到北戴河海濱。他向當地人介紹說:“這是新玩意,在中國是第一台。如果你們同意,你們出場地、人員,辦營業執照,我出設備,賺錢各拿一半。”

於是這個臨時的冷飲“合資公司”開張了。來避暑的人們,遊完泳了、玩累了或在太陽光底下走乏了,看到這個清爽冰涼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汗排起了長隊。5角錢的飲料一杯接一杯,那種清涼甘甜勁兒直沁心脾。這成了北戴河海灘浴場一大景觀。

那是一個難忘的夏天。已屆而立之年的李曉華實實在在地嚐到了成功的滋味。他淨賺了十幾萬。

李曉華真正的路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做一個有計劃的行動者

分段實現大目標真可謂是經驗之談,這一思想甚至適用於所有的“行業”。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麵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鬆賽是考驗體力和耐力的運動,隻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後,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和最大秘訣之一,是把精力完全集中於所幹的事上。一旦開始幹哪一行,就要決心幹出名堂,要出類拔萃,要點點滴滴地改進,要采用最好的機器,要盡力通曉這一行。

有一次,一個青年苦惱地對昆蟲學家法布爾說:“我不知疲勞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愛好的事業上,結果卻收效甚微。”

法布爾讚許說:“看來你是一位獻身科學的有誌青年。”這位青年說:“是啊!我愛科學,可我也愛文學,對音樂和美術我也感興趣。我把時間全都用上了。”

法布爾從口袋裏掏出一塊放大鏡說:“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試試,就像這塊凸透鏡一樣!”

法布爾本人正是這樣做的。他為了觀察昆蟲的習性,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天,他大清早就伏在一塊石頭旁。幾個村婦早晨去摘葡萄時看見法布爾,到黃昏收工時,她們仍然看到他伏在那兒,她們實在不明白:“他花一天工夫,怎麼就隻看著一塊石頭,簡直中了邪!”

其實,為了觀察昆蟲的習性,法布爾不知花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行動創造價值

不是每個人的耕耘都會得到收獲。但上帝也決不會讓執著的追求者空手而歸,他總會送給你行動帶來的意外價值,因為行動本身就在創造價值。

有兩個人找到上帝請教怎樣才能成為天使,上帝派他們到一座大山上去考察,約定10年後再相見。

他們一起攀上山頂,原來整座山上竟沒有一棵樹、一株草。他們內心裏十分不滿意。甲發了牢騷後就憤然離去。乙則去別的山上采擷來各種各樣的種籽,把它們播到了荒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