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迫在眉睫——能源危機
能源是整個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基本驅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安全問題就開始出現,上世紀70年代發生的兩次石油危機更是對當時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危機發生後世界各國都製定了以能源供應安全為核心的能源政策。
能源危機是指因為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而影響經濟。這通常涉及到石油、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的短缺。世界經濟的現代化,得益於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與核裂變能的廣泛的投入應用。因而它是建築在化石能源基礎之上的一種經濟。
能源危機通常會造成經濟衰退。當前的能源危機主要體現在石油能源供求方麵,尤其對經濟的發展衝擊很大。
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資源將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枯竭。它的蘊藏量不是無限的,容易開采和利用的儲量已經不多,剩餘儲量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到一定限度就會失去繼續開采的價值。
在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導的條件下,如果能源消費結構不改變,就會發生能源危機。煤炭資源雖比石油多,但也不是取之不盡的。代替石油的其他能源資源,除了煤炭之外,能夠大規模利用的還很少。太陽能雖然用之不竭,但代價太高,並且在一代人的時間裏不可能迅速發展和廣泛使用。其他新能源也如是。
因此,人類必須估計到,非再生礦物能源資源枯竭可能帶來的危機,從而將注意力轉移到新的能源結構上,盡早探索、研究開發利用新能源資源。否則,就可能因為向大自然索取過多而造成嚴重的後果,以至使人類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脅。
市場經濟的能源價格是受供需關係的影響,而供需關係中的供或需改變都可以導致能源價格的突然變化。
雖然一些能源危機是由於市場應對短缺的價格調節而產生,但在某些情況下,危機可能是市場的流通不暢通、缺乏自由市場而導致。
石油的供應大致上由一些擁有大量石油儲藏的國家所控製,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挪威、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2.封狼居胥——未來能源之路
未雨綢繆,封狼居胥,未來克服能源危機的道路是漫長的,人們在大力發展現有能源與已知新能源的同時,還要大膽探索和尋求未來能源的新思路,為人類謀福。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麵取代生化資源,進行一場新的工業革命。這不僅是出於生存的原因,而且還是世界經濟獲得持續的發展需要。在這種世界經濟中,高科技技術和生態環境可以承載的區域性經濟形式將得以發展。
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①太陽能
以太陽能的利用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潛力極大,據天文物理學家的計算表明,太陽係還能存在45億年,每年太陽提供的能量是世界人口商品消費量的1.5萬倍。光伏電力的應用如在德國每平方米每年的平均日照量為1100千瓦時。電力的總需求量約為5000千瓦時,光伏技術的年平均功率約為太陽輻射量10%。
②光熱利用
在中歐和北歐等缺少陽光的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完全依賴陽光供暖的建築物(應用比較理想的熱與熱交換係統)。
③生物質燃料能源
目前全球耕地麵積約為1000平方千米。約有40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為森林覆蓋,荒漠地區的麵積約為4900萬平方千米。光合作用的年產量(包括自然生長的植物和糧食生產)目前大約是2200億噸幹草料,這大約相當於每年80億噸生化資源所提供的能量,隻需不到1200平方千米的可耕地和林地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