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2月,他照例將橡膠和硫磺與鬆節油混溶在一起,將其倒入帶把的鍋內,邊拿著鍋邊和朋友交談,突然鍋從手中脫落,鍋中的混合物掉在燒得通紅的爐子上。這一塊橡膠本應受熱後溶化,但並未溶化,卻保持原態而燒焦。他對這次偶然事件並未放過。他認為:這種燒焦的過程,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能予以製止的話,那一定會形成不黏的橡膠混合物。
他反複進行了多次試驗。為獲得最佳性質的橡膠,對摻入橡膠的比例,加熱到多少溫度,何時停止加熱等具體方法都搞得一清二楚。於是,他在此期間試製出了幾十種橡膠產品。他就這樣確立了橡膠加硫的新方法。
然而就在這年冬天,古德伊爾一家缺吃少穿,幸好一位朋友的善心幫助,才又一次擺脫了困境。
古德伊爾家越貧,誌越堅。他認為自己的發明定會給人類創造巨大財富。即使用錢得東拚西湊,他仍舊耐心進行研究。有時,僅僅為了5塊錢,就不得不將孩子們的課本賣掉充數。
正在忙碌之際,他又因還不起債務被投入獄中。幾個月出獄後,突然傳來了佳音,他的加硫法的重大意義已被承認了,並誕生了使用此種方法製造橡膠產品的公司,產品大受歡迎。古德伊爾又富裕起來了,並於1844年取得了加硫法專利。
但是,好景不長。英國人漢考克看到古德伊爾的產品,也研究出加硫法,並在1843年比他提前一年取得了英國專利;在美國也陸續出現侵犯古德伊爾專利的企業。他不得不付巨款雇名律師提出訴訟。1851年在倫敦國際博覽會古德伊爾的橡膠產品獲得獎賞。1852年他的官司終於勝訴,確保了自己的專利。但是他卻欠下許多債務。他在1860年去世時,仍然有20萬美元的債務沒還清。
以後,古德伊爾的兒子與其他公司創辦了一家大的“古德伊爾橡膠輪胎公司”,生意一直很興旺。
跟螞蟻“玩”的人
多數人在童年時期都對螞蟻產生過興趣,都曾蹲在地上觀察過螞蟻。然而,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天天蹲在地上“玩”螞蟻的話,那麼,人們就會感到不可思議了。美國的威爾遜教授就是整天蹲在地上跟螞蟻們“玩”的人。
這一天,威爾遜又蹲在地上觀察起螞蟻來:這是一個好天氣,這些勤奮的小生靈總是匆匆忙忙的,東奔西跑,尋尋覓覓;有時排成一條條長龍,有時好象散兵遊勇。螞蟻們忙碌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時而互相之間不斷地碰碰頭,像是在打招呼,又像是在傳遞著什麼好消息:或許是發現了一張糖紙,或許是找到了一隻小蟲子。傳遞完消息,螞蟻們又急急忙忙地趕自己的路。在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裏,勤勞的螞蟻無論是“單獨行動”還是“集體出擊”,都在為種族的生存而不知疲倦地搬運食物……
腰很酸,背也疼,威爾遜蹲在地上並不想起身,他越看越起勁,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大螞蟻。他為了弄清楚孩子們向他提出的種種關於螞蟻的問題,像螞蟻一樣,不知疲倦地投入到他的觀察和實驗中去。
他在離螞蟻窩不遠的地方放上一點糖。不一會兒,一個負責偵察的小螞蟻發現了這“可愛的點心”。它在糖粒上稍稍停留了一會兒,威爾遜取出放大鏡,看看它是否“偷吃”了那麼幾口?當然,或許它隻是“嚐一嚐”,然後馬上匆匆忙忙地去窩裏傳遞這“重要情報”了。
很快,一支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朝著放糖的方向前進。需要強調的是,那支隊伍很自覺地遵循著那隻報告消息的螞蟻回窩時走過的路線前進。既使有螞蟻在倉促中偶然離開“線路”,但沒走多遠,趕緊又回到那條路線上來。
威爾遜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在搞惡作劇,他有意在它們通過的路線上劃一道溝。後麵的螞蟻走到這裏來時,像是走到了河邊不知怎麼過河似的,左試試,右探探,摸索著向前走去。轉來轉去試了幾個方向之後,它們終於找到了被“河”隔斷了的“河”那邊的線路。威爾遜又在這條路線上放了一塊大石頭,擋住了螞蟻的去路。對於突然出現的“大山”,螞蟻們立即亂作一團,紛紛逃散。但螞蟻們決沒有半途而廢,往四處探路的螞蟻開始出動。有隻螞蟻找到了被石頭隔斷的那一頭的線路,那隻螞蟻馬上又奔回來“報告”。於是,被阻斷的路線又接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