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三角洲概述(1 / 2)

自然地理特征

三角洲位於河流入海的河口地區,是海洋過程與河流過程間複雜交互作用的產物。因此,世界各大三角洲的形態和沉積環境千差萬殊。但有一個共同特征,即河流水流進入河口,水麵比降減小,流速降低,河流挾沙能力大減,使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積。在世界許多大河,河流所帶泥沙的80%~90%都沉積在河口地區,故沉積速率極高,河流泥沙的堆積速率大於海洋動力的侵蝕速率,因而在河流入海處堆積成巨大的三角形沉積體,這就是三角洲。

三角洲一般由陸上三角洲和水下(海底)三角洲兩大部分組成,水下部分是陸上部分的延續。許多大河三角洲,水下三角洲的麵積常超過陸上三角洲。如長江三角洲陸上部分麵積為2.28×104平方公裏(從沉積學上劃分),水下部分麵積為2.9×104平方公裏,陸上和水下麵積之比為0.78。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則陸上部分麵積僅為水下部分的十分之一。按照地貌和沉積物的不同,三角洲自陸向海又可分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緣和前三角洲三個部分。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已經出露水麵的部分,地勢極為平緩,但微地貌和沉積物仍較複雜,有河床、天然堤、湖泊、沼澤、濱岸砂堤(貝殼堤)等。三角洲前緣位於水下,包括河口沙壩(攔門砂)、汊道河床、前緣斜坡等,其中前緣斜坡坡度較大,是整個三角洲中坡降最陡的部分。前三角洲位於離河口較遠的海域,主要由泥質沉積組成,有機質含量較高。

三角洲的形態和沉積主要受河流因素(流量、輸沙量)、海洋因素(波浪、潮汐、沿岸流)、氣候、構造因素等的影響,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河流輸沙量、波浪能量和潮流能量三個因素。因此,近年來國際上一般按照動力過程把三角洲劃分為三大類型,即以河流作用為主、波浪作用為主和潮流作用為主,它們的典型代表分別為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鳥足狀三角洲),法國的羅納河三角洲(弧形三角洲)和恒河三角洲(三角港、汊道)。

介於其間的三角洲則具有相應的中間形態。但由於自然界中上述三個因素的組合十分複雜,許多三角洲尚難歸納到上述分類係統中去。例如,按照動力過程,黃河現代三角洲應屬以河流作用為主的三角洲,但由於黃河河口段河道遷移頻繁,三角洲大部分海岸已受到波浪作用改造,目前三角洲形態具有雛形鳥足狀和扇形的複合形態。長江三角洲由於潮流作用較強,其形態也具有河流作用為主及潮流作用為主的複合型。珠江三角洲是多條河流沉積的複合型三角洲,因潮流作用較強,又具有潮流作用為主的三角洲的一些特征。珠江三角洲有8個口門(河口),東西兩端的虎門(伶仃洋)和崖門(黃茅海)都是潮流作用為主的三角港,其他6個口門則為以河流作用為主的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廣東)則主要是以波浪作用為主的類型。

河流的徑流量與輸沙量之間的比例,對三角洲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般說來,我國長江口以北各河流,輸沙量巨大,輸沙量與徑流量間的比例均在0.5以上,河口泥沙沉積迅速,多形成三角洲。長江口以南各河流,因流域雨量豐沛,徑流量巨大,輸沙量相對較少,輸沙量與徑流量間的比例在0.24以下,河口多形成三角港,而缺乏典型的三角洲,如錢塘江、甌江、閩江等。

氣候對三角洲沉積也有重要影響。熱帶濕潤地區的一些三角洲,海岸及分流河口兩岸常分布著廣大的紅樹林沼澤地,如泰國湄南河三角洲。熱帶或亞熱帶幹旱地區的三角洲則三角洲平原及沿海泥質潮灘上常覆蓋著鹽殼或蒸發岩殼,如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三角洲和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我國黃河現代三角洲位於暖溫帶半幹旱地區,潮灘土壤含鹽量高,脫鹽過程需較長時間。長江三角洲位於亞熱帶濕潤地區,潮灘鹽土改造需時較短。珠江三角洲位於熱帶濕潤地區,海岸常見低矮的紅樹林沼澤地,其土壤具酸性反應,改造措施與黃河和長江三角洲大不相同。另外,黃河三角洲因氣候較幹燥,蒸發量大,海水含鹽量高,其沿海灘是我國海鹽生產的主要基地,著名的長蘆鹽場和淮北鹽場即位於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