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再生利用技術無疑對保護環境作出很大的貢獻。帝人公司一年生產的再生纖維總量為120噸,相當於240萬個塑料瓶。在日本,每年塑料瓶產量為18萬噸,因此原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日本鋼管公司還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把塑料瓶等廢塑料加工成粉末狀態,吹入高爐中,充當鐵礦石的還原劑和熱材料。
三、用垃圾製造的房子
香港《大公報》報道,這間外表看來與其他房屋無異的“循環再造夢想屋”,原來是用人們丟棄的垃圾建造的。
此屋由建築師基特·華納設計和建造,坐落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是真正利用垃圾站的垃圾和廢料建成的,它是垃圾循環再造的一件傑作。這是所一廳三房兩浴室的房屋,浴室鋪的磚地用壓碎的舊車擋風玻璃窗加混凝土做成;睡房地毯用循環再造汽水膠樽製造;建築材料大部分用燒煤發電廠的廢料加工製成;屋內牆壁利用人們拋棄的顏料粉飾;門窗則用香水製造廠廢棄的雪鬆木製成。基特希望循環再造屋能喚醒人們珍惜資源,善用循環再造產品,加強環保意識。
四、日本公司把目光投向垃圾
香港《遠東經濟評論》周刊報道,人們一提到“高技術”這個詞,通常會聯想到因特網或最新式的家庭娛樂設備。但是,已在上述領域賺了大錢的日本主要電子產品製造商正在利用垃圾賺錢。確切地說,他們是在利用高技術廢物處理器賺錢。對許多日本消費者來說,他們最新的“鬆下電器”或“日立電器”已不再是立體聲係統;而是一種能把香蕉皮、魚內髒和咖啡渣變成肥料的裝置。
回收有機生活廢物的垃圾處理器在日本非常暢銷。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以及對塑料燃燒時產生的二惡英的有害作用越來越關注,這種處理器的銷量上升了。市場上現在有數十種垃圾處理器,三洋電機公司生產的“垃圾能手”處理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種體積與電視機相當的有機廢物高溫攪拌式處理器,其內部裝有用微生物處理過的、可以加速垃圾分解的碎木片、進入處理器的垃圾,幾天以後就被轉化成一種可以用作肥料的土狀顆粒物質。
鬆下電器產業公司生產的“廚房垃圾處理器”利用熱空氣風幹並壓縮有機廢物。這種處理器能在兩個半小時內把廢物的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七分之一。
在人口密集的日本,如何處理不斷增多的垃圾是多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由於現有的廢物填埋場已達到最大處理能力,日本各地方政府已很難找到新的填埋場所。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和日益緊迫的廢物填埋問題,促使垃圾處理器進入家庭。
鬆下電器產業公司發言人門田說,100多家日本公司已開始在廢物處理上展開競爭,他們都在銷售垃圾處理器。主管該行業的官員們估計,日本1997年垃圾處理器的銷量達到了大約10萬台。
各地方政府也為垃圾處理器的銷售推出了鼓勵措施,現有500多個市政當局為垃圾處理器提供補貼。
山賀是一名垂釣愛好者,他購買了一台垃圾處理器,用以快速處理又腥又臭的魚內髒。他說:“我妻子懇求我別釣魚了,因為魚的內髒很臭。當鄰居們也開始抱怨時,我就買了這台處理器。”現在,山賀非但沒有因自己的業餘愛好弄得臭氣熏天,反而能為餐桌上增添一些美餐,並為妻子在陽台上種的花草提供肥料。
但是垃圾處理器並不是僅僅在家裏使用。在重視提高自己形象和注重加強環保工作的學校和飯店,工業規模的垃圾處理器已越來越受歡迎。橫濱市在1996年12月投資633萬日元為一幢私人公寓大樓修建了一座回收廢棄食品的設施。市政府為這個項目提供了資助並購買了設施,希望以此來鼓勵其他公寓大樓仿效這種做法,東京的成田國際機場也準備開始對有機廢物實施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