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定義
現代生活離不開生產,即便是最發達的生產技術,生產過程中也不免出現人類無法利用的副產品,這便是垃圾。再者,人們日常生活中,即便是最為節約的人,也不可能將每一件物品都做到完全利用,總會有些剩下來的,廢棄不能用的,這也是垃圾。那麼什麼是垃圾?從詞典上的定義來看,垃圾是指“髒土或扔掉的破爛東西”。這是一種非常狹義的概念,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垃圾非常吻合。垃圾少時,還可以以個人為單位單獨處理;垃圾多了就成了個全社會的問題,它甚至牽扯到社會的經濟、文化、政治等方方麵麵。隨著世界環境的惡化,各種汙染已經對人類的生活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影響,人們對垃圾的概念也逐步有了更廣義的理解。
氣體形態的不用物,如汽車排出的廢氣、發電所、工廠煙囪裏排出的廢氣等都是經過燃燒後變形的垃圾。如果給廣義上的“垃圾”下一個完整的定義,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定義呢?“人類(包括動物)排出來的無用的物質就是垃圾。”
這樣的表述怎麼樣呢?所謂“人類(動物)排出來的無用的物質”,不包括植物、微生物排出的無用的東西。那是因為,氧氣對植物無用,所以排放到大氣中去。再以微生物為例,例如酒精發酵的酵菌,乙醇對微生物來說是“無用的東西”,所以被排除在體外。氧氣、乙醇對人類來說,正好是“垃圾”反麵的東西,即有用的東西,在此不應該說成是垃圾。
“沒用的東西”這種說法本身就很含糊。一樣東西是否有用,不僅因人而異,也因時間、地點的不同而不同。現在看似已經無用的糞便,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農業來說曾是不可缺少的有用的東西。又如,在一些發達國家誰也不想要的車子(廢車),到了別的國家就成了具有相當價值的半新車。可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如果對所有者來說沒用的東西,就可以叫做垃圾。給垃圾下這樣一個定義怎麼樣呢?
進一步說,以外的東西即使是人類排泄出來的廢棄物也不能說是垃圾。例如:摩托車給周圍帶來的噪音,這雖然對本人來說是無用的東西,在這裏也不能叫做廢棄物。此外,發電所排放出大量的廢溫水、冷空調機將室內的熱氣排放出室外,這時向外扔掉的是沒用的熱。但是,因為廢水、廢氣其本身是物質,所以是垃圾。因為廢熱不是物質,所以在這裏不稱為垃圾。
如此說來,垃圾所適用的範圍非常廣泛,要把它詳細的介紹出來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鑒於固體廢物汙染跟水體汙染、大氣汙染和噪聲汙染一起被列為當今社會的四大汙染,廢水、廢氣的汙染都已經有許多書籍詳細介紹過,我們這裏所涉及的垃圾隻是局限於固體廢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渣”。
垃圾的來源與分類
固體廢物大部分來自人類生產活動的許多環節,其中也包括來自各種廢物處理設施的排棄物,其餘部分則來自人類的生活活動,主要為生活垃圾、糞便的排放,下表列出了各類發生源排出的主要固體廢物。
發生源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
采礦、選礦業廢石、尾礦、金屬、木塊、磚瓦、水泥、混凝土等建築材料冶金、機械、金屬結構等金屬渣、礦石、廢模型、陶瓷、塗層、管道、粘結劑、絕熱絕緣材料交通工業塑料、橡膠、纖維、填料、各種建築材料等食口工業爛肉、蔬菜、水果、穀物、硬果殼、金屬、玻璃瓶、罐頭盒、塑料等石油、化學工業有機和無機化學藥品、金屬、橡膠、玻璃、瀝青、石棉、纖維等橡膠、皮革、塑料工業橡膠、塑料、皮革、線、布、纖維、染料、金屬、廢渣等居民生活食物垃圾、紙、木塊、布、金屬、器具、雜品、庭院整修物、燃料、烘便等農業莊稼秸稈、爛蔬菜、爛水果、糠粃、果樹剪枝、人糞、畜糞、家藥等市政管理、汙水處理髒土、碎磚瓦、樹葉、死禽畜、金屬、廢鍋爐、灰渣、汙泥、器具、建材等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其發生量一般約為工業固體廢物的10%。據有關資料反映,美國每年產生城市垃圾18000萬噸,前蘇聯4000萬噸以上,日本3700萬噸。我國固體廢物的產生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急劇增加,1982年工業固體廢物與城市市政垃圾產生量為5.5億噸,其中市政垃圾約占20%,1985年,僅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即達5.23億噸。近幾年,我國城市垃圾量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9.6%。
隨著現代生產、生活的不斷發展,垃圾的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上升,而且增加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為了很好的處理垃圾,對它們進行詳盡的分類是必要的。
固體廢物分類方法很多:按固體廢物的化學性質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按它的危害狀況分為有害廢物和一般廢物。按它的形狀分為固體的(顆粒狀廢物、粉狀廢物、塊狀廢物)和泥狀的(汙泥)。通常為便於管理,按來源分為礦業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城市垃圾、農業廢棄物和放射性固體廢物五類。礦業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放射性固體廢物也分別簡稱為礦業廢物、工業廢物、放射性廢物。有人將礦業的、工業的和放射性的合稱為工業廢物;有人則將礦業和工業廢物合稱為礦物廢料,放射性廢物另為一類;也有人將固體廢物僅分為工業廢物和一般廢物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