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月27日,在日本奈良市的天空上,突然出現了一條異常的帶狀雲,好似把天空分成了兩半。此怪雲被當時奈良市的市長健田忠三郎看見了。健田忠三郎把這種“帶狀”、“草繩狀”或“宛如長蛇”的怪雲稱為“地震雲”,認為“地震雲”在天空突然出現後,幾天內就會發生地震。果然,第三天,日本的福井地區真的發生了7.3級大地震。
有些科學家對“地震雲”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多種假設和論述,有的從震源電磁場理論來進行探討。他們肯定“地震雲”是地震發生的前兆。因此,觀測“地震雲”是預報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很多科學家對關於“地震雲”的觀測和論斷意義卻持懷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天空的雲彩與地震的發生之間沒有什麼聯係,所謂“地震雲”在天空出現後幾天內會發生地震的說法,隻是牽強附會的解釋,隻是偶然的巧合,並沒有必然的規律。所謂“帶狀”、“草繩狀”或“宛如長蛇”的雲,都屬於正常的氣象成因,是大氣中變幻無窮的現象,不值得大驚小怪,與地震沒有對應關係,他們肯定任何雲影都不是地震發生的前兆。因此,不應當把觀測雲彩當作預報地震的手段。
真的有“地震雲”嗎?它是怎樣形成的?它是地震發生的前兆嗎?人們期待著早日把這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