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在幾個月前便開始關注漢中,包括兵力部署,山形地貌,張魯手下大將的性格及彼此間的矛盾等等!
為此,他還親自跑了一趟東川,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畫出了東川的地圖!這一切的準備,隻是為了現在能一戰拿下漢中,揚名下!
“楊鬆!!!”韓淮念叨著這個名字,或許這個人名並不出眾,但是他卻是決定這場戰役的關鍵所在。
楊鬆,張魯帳下諫議大夫,為張魯出謀劃策,但為人視財如命!韓淮在一個月前,便假扮商人混入楊鬆府上,進獻百金後,勸其投效雍州,以為內應,必會將更多的錢財奉上!
楊鬆一聽,樂了,在張魯帳下,他雖然身為諫議大夫,但是事事被主簿閻圃壓住一頭,攢了這麼多年,才攢下百兩金子,沒想到楊旭還真大方,一出手,便是一百兩,相當於他整個身家!於是絲毫沒有猶豫,便應了下來。
此時,韓信招來一名探哨,讓其持自己的密信,扮作商旅,混入漢中,將信交給楊鬆。
探哨走後,韓淮又拿起地圖,一邊看一邊深思,在他眼裏,一個漢中遠遠不夠,他的目標是整個東川!
東川,涵蓋漢中,上庸兩郡,人口總共一百三十萬左右,漢中取之容易,上庸也不難攻,但是如何防守,卻又是一個問題。
上庸頻臨荊州!沿江而下便是襄陽,如果拿下上庸,保不準劉表便會趁勢來攻。
“劉表,確實是個麻煩,傳言之前他不攻打上庸,就是和張魯秘密結盟!”韓淮自言自語道。
“將軍,剛剛傳來荊州的戰報!”這時,侍衛進帳,將手中書信呈給韓淮!
“哦!”韓淮驚疑出聲,接過戰報,看過之後,眉頭疏開,暗道:“正擔心劉表會起兵攻打上庸,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
快到傍晚,哨騎回來了,同時也帶回了楊鬆的書信,韓淮急忙打開,隻見上麵寫到,今晚三更時分,楊鬆會命守城的將士打開東門!
“嗯???”韓淮當場覺得有些不對勁,於是問探哨:“你告訴他我們會從哪個方向攻城沒有?”
“沒有!”哨騎搖搖頭!
韓淮頓時眉頭深鎖,自己書信裏也沒提到進軍的方向,但是楊鬆的書信中卻正好是打開東門,剛巧,自己大軍現在處於漢中東方!這是一個巧合,還是另有蹊蹺?
如果要偷襲漢中,從東門攻入自然最好,長驅直入,不必損耗時間,但是如果楊鬆不知道自己的進軍路線,又何必要打開東門!如果楊鬆都知道自己已經離漢中不遠,那張魯又豈會不知道。
韓淮越想越不對勁,這一路行軍,敵軍的哨騎少之又少,韓淮一開始還以為是張魯大意,現在想來,反倒是自己低估了對手。張魯能坐上一城太守,一教教主,根本不是簡單的人物,而且五鬥米教教眾遍布益州,他也不可能沒有一絲察覺!
韓淮綜合所有疑點,最後給出一個定義,楊鬆開門是假,誘騙我軍深入才是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