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附錄: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發展曆程簡述(1 / 2)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的民間環保組織處於低潮,民間的環保力量,大多是由一位或幾位精英人士所帶動的誌願者組成。但由於當時我國民間環保組織剛剛起步,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一切隻能靠摸索,導致這些組織在機構管理、項目實施等方麵缺乏經驗。初期的民間環保組織力量薄弱,但他們的興起仍對中國民眾綠色意識的覺醒,以及日後民間組織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起到了奠基作用。

1993年,“自然之友”的幾位發起人就“環境問題”在北京西郊的玲瓏公園開展了“玲瓏公園會議”,這是中國曆史上首次自發的民間環境研討會。1994年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了,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個在國家民政部注冊成立的民間環保組織誕生。

1996年夏天,第一屆大學生綠色營為保護滇金絲猴在唐錫陽、沈孝輝的帶領下,遠赴雲南,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並將調查後的結果反饋給政府,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最後,經過多方麵的努力,200隻滇金絲猴得以挽救。因此,“綠色營”從1996年開始一屆一屆延續了下來,每年都會組織誌願者對選定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近幾年,從“綠色營”走出來的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有很多人至今仍在環保領域擔任著重要工作,致力於我國的環境事業。“綠色營”因此被譽為中國“綠色人才的西點軍校”。此外,唐錫陽和妻子馬霞(MarciaBMarks)共同出版的《環球綠色行》,卷起了中國的綠色浪潮,成為激發群眾綠色覺醒、催化群眾環保行動的一種精神力量,這本書是中國環保讀物的開山之作,給無數在物欲中掙紮的靈魂注入了理想、注入了追求、注入了激情!同時它也是中國民間環保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6年5月,楊欣在“自然之友”創始人梁從誡的幫助下,組織專家、記者赴長江源進行生態考察,並且通過考察,第一次在中國全麵報道了長江源的生態環境問題,並為中國民間第一個生態環境保護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選址、奠基。1997年,楊欣為了籌集建站資金,義賣了《長江魂》一書。最後,終於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於1997年9月10日,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建成了。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在可可西裏地區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民間長江源保護運動的真正開始。此後,楊欣通過一係列活動的開展,推動了可可西裏乃至整個長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的進程,使可可西裏藏羚羊的保護和長江源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關注。

1999~2001年,“自然之友”、“綠色江河”、“地球之友”、“綠家園誌願者”、“綠色北京”等多家民間環保組織和媒體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拯救藏羚羊”的熱潮,大批誌願者奔赴可可西裏參與了“拯救藏羚羊”的行動。“拯救藏羚羊”行動對日後的中國民間力量的發展壯大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