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兩道人物在蔣介石應變計劃中參加的不多。因為他們隻有“承功”(即不怕打,有特效藥,骨碎筋斷都能治好,承受得起),而沒有“鬥力”,玩不來刀槍,也無殺人膽量。
土匪黑話很複雜,南北也有差異,當然也有一些通用的在江湖上流行。
以南七省土匪黑話為例:“正、天、春、吾、交、分、旭、早”,即“一、二、三、五、六、八、九、十”。他們忌諱四和七,不說或以它字替代。“太”是大老幺,“肖”是小老幺。此類黑話易於辨別,如“正、天、春”每字都含有原字的“一、二、三”在內,肖也含“小”字在內。
執事名稱,仍以南七省為例與北五省作比較:山主、老窯(響馬稱大當家),副山主、二老窯(響馬稱二掌櫃)。糧台(與響馬同),外管事、內管事(響馬稱水香),書生(響馬稱字匠),把式(響馬稱炮頭),掌令(響馬稱翻垛),巡風(響馬稱瞭哨),內哨(響馬稱插千),外哨(響馬稱傳信)。神行(響馬稱跳子),踩垛(響馬稱花舌子),執法、跑報(響馬稱跳子),崽子(響馬叫土匪)。
響馬的秧房子(土匪叫關圈),海葉子(土匪叫走字樣),砸窯(土匪叫收漿娃)。
土匪的悶子(監獄),滾堂子(行劫衝進院內),舵生(有人無槍分單股賬),打遊水(臨討入夥少分錢),搶童子(虜小孩),接觀音(虜女孩),抬籠(被虜來的人為官府救出),落馬(被捕),拉稀(供出同夥),過考(被捕受刑),這些黑話響馬沒有。響馬使用的如放亮子(土匪叫開紅山),挑片(土匪叫翻珠子即分錢),上烤子(用火燒),合陰陽(奸淫婦女),土匪沒有。
黔東北土匪暴亂
蔣介石逃台灣前,有作為應變計劃的一個內容,即是組織“遊擊隊”、“反共救國軍”。東北三省有,湘西有,兩廣有,四川有,貴州有。這些政治土匪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破壞土地改革,擾亂新政權,實為大患。所以新中國成立初期清匪反霸提到重要議事日程。東北三省及湘西等已有人論述,本文隻就黔東北土匪作一點補充。
由於穀正倫想擴大自己的實力,將十個保安團擴充為七個保安旅,補充了大批兵員,這樣,當執行應變計劃,組織“反共救國軍”時,便因無兵員而擱淺,國防部也就不給裝備。本來駐重慶的聯勤總司令部第四補給區軍用物資豐富,專為供給川、康、滇、黔四省部隊軍需。但由於穀正倫組織不起“反共救國軍”,而康、滇兩省劉文輝、盧漢早已準備起義,抽蔣介石在西南決戰的底火,甚至還想像西安事變一樣扣押蔣介石。所以蔣介石一槍一彈都未發給穀、劉、盧三人,全部補充駐重慶的決戰部隊,甚至重慶衛戍區20個縣的各區、鄉、保,不需辦理任何手續,憑楊森手令便可領到軍械、服裝。因此,貴州土匪中除328師蔡紹康匪部武器正規外,其他的都是一般軍械。
在貴州臨近解放的最關鍵時刻,蔣介石嫡係部隊的陳鐵、張濤、吳劍平、王景淵、王伯勳、劉鶴鳴等棄暗投明相繼起義,抗拒解放貴州的軍事實力僅是何紹周一個兵團和一些保安團隊,戰鬥力可想而知。而何紹周要保存實力另有打算,讓穀正倫一人去頂,哪裏頂得住!很快就潰不成軍,死的死,降的降,跑的跑,藏的藏,剩下的上山當了土匪。
除了328師等由“兵”轉化為匪者外,黔東北的土匪均不成軍旅,然股數多、旗號多,故而頭目也多。計有:
務川牟永瑞等20餘人;
沿河田維貢等近10人;
德江張玉台等10餘人;
正安謝雲青;
鳳岡吳登仁、史肇周;
餘慶向國輝等近10人;
此外尚有由四川境內竄入黔東北的周紹昌、劉大同、譚席珍等20餘人;德江反動會道門頭目靳新揚等10餘人;
再加上軍匪頭目蔡紹康、陳銓等8人。
據上所列,光是可以稱為“頭目”的匪徒就有百人之多,可見匪情之複雜。
另外,雖說是不發給武器裝備,對這些現成的反動力量,蔣介石樂得利用,發一張委任狀,給一個司令、副司令的空頭官銜是舍得的,對稍成氣候者,還派來特派員協助,特派員人選自然是由“中統”、“軍統”內物色。據我所知,“中統”有王幫君、張庚白等;“軍統”有王同舟、張麒麟等。這些“專家”的到來,更增加了匪情的複雜。
如此眾多的股匪麋集在黔東北,有吃窩邊草的,有貼著門枋行凶的,有明為“團”暗為匪的,有兵、匪一家的,有裝神弄鬼的,有“土匪世家”的,有才拖槍上山的。有連軍事地圖都看不懂的司令,也有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司令;有本地“產品”,也有外來“洋貨”……總而言之,都是蔣介石“應變計劃”所產的怪胎,是舊社會各種渣滓的大集合。
這些股匪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確曾猖獗一時,給新生政權造成危害,如務川、正安、道真縣都經過“兩次解放”,解放軍指戰員和地方幹部都有所傷亡。
但是螳臂豈能擋車!這些為禍一時的匪徒靠謠言、靠幻想支撐,不到一年,全部冰消瓦解,片甲不存了。
一位中統特工凶險的趟“武堂子”
袍哥分“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雖然在內部發生糾紛時兩者都稱為“叫梁子”,但處理方法卻截然不同。“清水袍哥”處理“叫梁子”時,方式比較嚴肅、平和,以文明解決為主,故而稱之為“文堂子”或“秀堂”。“渾水袍哥”就不同了,解決“叫梁子”的方式凶險、野蠻,所以稱作“武堂子”,“武堂子”解決的大多是大矛盾、大糾紛、大梁子。因為“渾水袍哥”平時作為就與錢財、命案有關,也就是矛盾雙方切身利益所在,所以趟“武堂子”時,黑道上的成名人物,有關係的寨主、山主、老窯、執事、刀客、劍客、殺手和當事人都要到場。他們各自都有武器,有看家本領。這樣一些人聚集在一起,靠勸告、說理很不容易解決,故此場麵總是顯得殺氣騰騰,極易發生一場生死搏鬥。當事人很可能是直著進去橫著出來。如果能在最後大搖大擺地走出堂子,就要披紅掛彩,名聲響遍江湖,被江湖上視為英雄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