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皇宮承極殿內,二皇子趙禔獨自站在花園裏發呆。承極殿是早年趙王為太子趙澈所建,但太子10歲時卻因病早夭,在趙禔12歲時趙王下旨叫趙禔搬入承極殿,現在趙禔業已17歲,5年來趙王卻並未下旨冊封太子。“殿下,陛下召您入宮。”身後傳來高公公的話驚醒了發呆的趙禔。“恩,我知道了。”趙禔答道。承極殿內宮女和太監本就極少,其中大多還是5年前太子住時所留,隻有這個高公公是隨趙禔一起搬入承極殿的。前太子趙澈和二皇子趙禔都是惠皇後所生,趙澈比趙禔大8歲,當年趙澈得病亡故時趙禔僅2歲,惠皇後因為太子的死落下了病根,2年後便撒手人寰。當年尚還年幼的趙禔並未由其他妃子撫養,而是由奶媽,宮女和高公公撫養長大,奶媽和宮女一直在換,但高公公卻始終陪在趙禔身邊,當年趙禔搬入承極殿時也是隻有高公公一個人陪著的搬來的。垂拱殿是趙國皇帝趙恒處理國事批閱奏章和召見大臣的地方。當今趙王是個很勤勉的皇帝,每天批閱奏章到很晚才睡,而第二天要早朝,每天幾乎睡不到3個時辰,二十年來趙王從未間斷,即使生病時也會堅持。此時趙王卻並未在處理國事,而是拿著茶杯思索著什麼事情,茶杯中的茶水早已涼了,趙王都沒有發覺。“陛下,二皇子殿下來了,已經在殿外等了有一會了。”內侍太監不得不打斷趙王的思索,要是在等下去,估計天就要晚了,而且一會趙王還要召見大臣議事。“叫二皇子進來吧。”趙王回道。“把這冷掉的茶水換一下。”此時趙王才發覺茶水早已涼了,便叫太監把也茶水換了。很快內侍太監便把趙禔帶入了承極殿內。“兒臣拜見父皇。"趙禔進殿向趙王叩拜道。“平身吧。”趙王抬手示意趙禔起身,並召手叫他靠近一點。“禔兒,可知父皇召你來所為何事?”趙王問道。“孩兒不知,請父皇明示。”趙禔拱手回道。“嗬嗬,一會禔兒看出好戲,就全都明白了。”趙王示意趙禔躲入殿內的屏風後麵,並吩咐他不要出聲,隻管聽就可以了。“叫林言亭他們三個進來吧。”趙王吩咐道。“奴才遵旨!”內侍太監應道,馬上出殿去叫三位大臣。不一會兒,林言亭,王震,謝明逸便進入了垂拱殿。內侍太監自覺的關上殿門,侍候在門外,皇帝和大臣議事時太監是不得入內的。“臣等拜見陛下!”三位大臣齊聲拜道。林言亭,當朝相國,林家家主,四十多歲時當得相國,已經當了十幾年了,朝廷中除了吏部,兵部和翰林院,其他大多是林家子第。王震,趙國兵部尚書,王家世代從軍,所以在王震在軍中聲望極高,當年遼國鐵騎繞過北疆大營,在鄭州郡內肆意縱橫,直接危及趙國都城上京。王震當時擔任西線大營統領,當機立斷帶領十萬趙國西線大軍回師上京,和北疆大營統領王明靖所帶的十萬北疆大軍前後夾擊,幾乎全殲了來犯的近十萬遼國鐵騎。此戰過後,王震被晉封為鎮國公,北疆統領王明靖因有失職之罪,雖然後來有所補救,加上和王震一起夾擊遼軍,但卻不擔任西疆大營統領,在王家家主之爭中也敗給了王震。王震經此一戰也受了頗重的傷,加上從軍多年積累下的傷病,也就留在了上京擔任兵部尚書一職,西線大營統領由王震的族弟王明遠擔任。之後的北疆大營統領卻不是出自王家,而是由趙王一力提拔,在北疆大營中擔任副統領的寒門子弟孟彥秋出任北疆大營統領。謝明逸,趙國吏部尚書。謝家是書香世家,出了很多儒學大家,前朝儒家大師謝賢便是謝家子弟。謝家雖然學問很大,但在朝中當官的卻很少,知道謝明逸當上吏部尚書之後,謝家子弟才在朝中任職,其中大多是在吏部和翰林院。“三位卿家請起。”趙王抬手叫三人起身,並指了指殿內的座椅道:“來,坐下說話吧。”趙王私下和大臣議事時大臣都是有座位的。“臣等多謝陛下!”三位大臣起身回道,並各自在下首找個座位坐下。趙王等三人坐下後首先向相國林言亭問道:“前幾日,禮部尚書給朕上的奏折,要告老還鄉,林相國可有合適人選?”“臣舉薦吏部侍郎謝浩卿。”林言亭拱手答道。“哦?謝侍郎?朕沒記錯的話,謝侍郎是明逸的族弟吧?”趙王聽到林言亭舉薦謝明逸的族弟,很是驚訝,便轉頭問吏部尚書謝明逸。“回秉陛下,浩卿正是微臣族弟。”謝明逸拱手回道。“既然是林相國推薦,而且謝侍郎出身謝家,謝家書香門第,向來知書曉禮,便任謝侍郎為禮部尚書,明逸可有異議?”趙接著對謝明逸道。“臣替浩卿多謝陛下,臣一定會時常督促浩卿,必不負陛下厚恩。”聽到趙王的話,謝明逸慌忙躬身拱手回道。“謝卿家言重了。”趙王樂嗬嗬的回道。“既然禮部尚書一職已有了人選,接下來說一說北疆大營的事。”趙王問林言亭道:“上月東遼來犯,北疆大營阻擊有功,朝中一直說要派大臣前去嘉獎,林相國認為該派哪位大臣前往?”“臣以為最合適人選非鎮國公王老尚書莫屬。”林言亭答道。自從進殿落座之後,兵部尚書鎮國公王震便後背靠座,眼皮微閉,神遊天外。聽到林言亭提到自己,便拱手對趙王答道:“老臣年事已高,況且陳年頑疾一直未複,已經經不起長途勞頓,還請陛下另選其他大臣前往。”王震的答複在趙王意料之中,便接著對林言亭道:“朕倒是有一人選,不知相國以為如何?”“陛下請講。”林言亭回道。“二皇子趙禔業已十七,朕倒是覺得由二皇子代表朝臣去北疆嘉獎北疆軍士也為不錯,林相國覺得呢?”趙王道。“二皇子殿下確實也是合適人選,但此去西疆路途何止千裏,且北疆冰寒難擋,臣怕....”林言亭回道。“禔兒自幼習武,身體強健,朕還想讓他在西疆多呆幾年曆練一下,這點林相國倒不必擔憂。”趙王擺手打斷林言亭的話。這時王震卻拱手對趙王道:“老臣也覺得二皇子殿下倒是合適人選。”“臣也覺得此去西疆二皇子殿下很合適。”謝明逸附和著王震說道。“既然王老尚書和謝尚書都覺得二皇子殿下合適,臣也沒有異議,隻是早朝時所議西疆尚缺一副統領,不知陛下可有決斷?”林言亭見王震和謝明逸都出言附和趙王便不在堅持。“方才朕說有意讓禔兒在北疆曆練一下,不如就讓禔兒在去北疆期間暫代副統領一職,等禔兒回來後再商議副統領人選,相國以為如何?”趙王道。林言亭左右看看,王震還是一副閉目養神的姿態,而吏部尚書謝明逸低頭盯著地板,隻能無奈的答道:“臣並無異議。”“此事就這樣吧。明逸,原江陵郡太守林言銘調任刑部尚書,新的太守人選,明逸和相國商議後要盡快的上報於朕。”趙王見林言亭沒有異議,便轉頭對謝明逸說道。“臣遵旨!”謝明逸拱手應道。“時辰不早了,三位卿家無事便早些回去吧。”這時趙王對三位大臣說道。“臣等告退”林言亭,王震,謝明逸起身拱手答道,便退出了垂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