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攝影可以稱之為攝影藝術之中的“小品”。說它“小”並不是指它內容及形式的單一,而是指它的整個創作過程更依賴於攝影師的主觀發揮,通過對日常生活中某一靜止細節的刻畫,來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感情。這裏的“小”實際上是指局部或細節,而不是指題材範圍的大與小。
一般來講,靜物攝影的題材範圍是豐富多彩的。一枝鮮花,一片落葉,幾樣水果甚至幾件舊的器物都可以成為我們創作的主體。隻要你認為有意義的,有特色的日常用具或器皿都可以賦於它們藝術的生命。
靜物攝影的特點是以小見大,以少勝多。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它需要攝影師具有較為深厚的藝術素養和敏銳的觀察能力,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與方法。藝術素養和觀察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而需要從點滴做起。藝術素養的提高,要學習和借鑒一切優秀的藝術作品,從而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時刻做到“眼高手低”。也就是說能不斷地發現自己作品中存在的問題。觀察能力的培養實際上是要求攝影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去觀察生活。從而找出事物的共性與個性、區別與聯係。例如我們在花園中拍攝花朵,同樣品種、同樣顏色的花朵不計其數,我們怎樣選擇一枝最有代表性的花朵做為創作例體呢?這確實需要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我們常說的藝術上的取舍就是這個道理。相比之下,方法與技巧的培養則更應該從實踐中去學習和掌握。
靜物攝影要以精取勝,對造型、光線的運用十分嚴格。它要求攝影師充分發揮主觀因素,用光影造型的手法來創造出一個與客觀世界不同,但又不相矛盾的影像世界。它著重來表現那些能夠讓人們感覺到而又不易察覺的局部和細節。同時,它十分注意對被攝體質感的描寫和刻畫。一般說,靜物攝影的被攝立體不易過多,不同的被攝體之間最好有一定的因果聯係,在質感和形體上要有一些對比關係,在用光上也要慎重,要強調高光、反光,投影的關係,根據不同的拍攝對象來確定光比。在靜物的擺放上要盡量突出主體,使它成為畫麵的趣味中心,而其他的陪襯體必須服從於它。
靜物攝影貴在拍出情調,成功的靜物攝影作品是攝影師某種情感的流露,而絕不是對生活簡單地記錄和摹仿。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借物抒情。荷蘭畫家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就是畫家對生命發出的最強烈的呐喊。而我國的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筆下的花、鳥、魚、蟲,則浸透著畫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說到底,畫什麼,拍什麼都是一種自我情感的詮釋。正所謂見畫如見人,畫高品自高。
此外,靜物攝影在拍攝手法上要有創新意識。拍攝時要靈活機動,既要善於迎合人們的視察要求,又要善於打破人們的正常心理狀態和思維習慣。做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千萬不能拘泥於某種已有的模式,而使自己的作品千篇一律。
花卉的拍攝
花卉攝影是許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嚐試的創作內容,在進行創作的同時也陶冶了性情更增強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進行花卉攝影創作首先要了解一些關於花卉生長的知識。
例如花期是多少天,一天當中花型會有什麼變化等等。在拍攝之前做到心中有數,方能事半功倍。
在拍攝花卉的時候要準備好一些相關的攝影器材。當然,這也要根據拍攝內容靈活運用。在攝影鏡頭的選擇上,最好有一個帶微距拍攝功能的鏡頭,這樣就可以對花兒的局部或細節做深人精彩的刻畫,如花蕊、花心的細微之處都可被盡收眼底。三角架也是花卉攝影的必備工具,它可以使你把精力集中在觀察取舍上,同時能保證在較暗的條件下順利拍攝。反光板和閃光燈都是在拍攝時進行補光用的,它們可以適當地調整光比和色溫,其中閃光燈以環型閃光燈最適合花卉拍攝,這種閃光燈外型像一支環,使用時套在鏡頭前端。光線投射麵比較平均,不會產生過強的陰影,所以很適合在花卉攝影創作中使用。此外,在拍攝花卉時最好帶上一把噴水的水壺,在拍攝時向花兒上噴上一點水就會在花瓣上形成晶瑩剔透的水珠,增添了許多生機,同時畫麵也更加賦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