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蟾蜍也像我一樣聰明啊!”當當聽爺爺講完很興奮。
“不是跟你一樣聰明,是更聰明。當當,你記得你小時候迷路過幾次嗎?”叮叮顯然要揭當當的短。
“迷路?我怎麼不記得?”當當準備裝糊塗了。
奧特瑪爺爺笑著說:“看來你們現在對蟾蜍的印象已經有所改變了。是不是感覺蛤蟆可愛多了?為了增進你們對蟾蜍的了解,增強對蟾蜍的保護意識,我再給你們講一個關於蟾蜍的趣事:睡了一百多萬年的蟾蜍。”
1783年4月的一天,法國巴黎近郊的一個采石場,發生了一件怪事。
人們從地下四五米深的石灰層裏采出一塊又一塊的大石,送到地麵上繼續把它們逐一劈開。其中一塊剛剛被劈開的石頭裏麵,竟然有4隻活著的癩蛤蟆。
為什麼石頭裏麵會有癩蛤蟆呢?它們究竟是怎麼進去的呢?這4隻癩蛤蟆又是什麼年代跑進石灰岩層裏的呢?一連串的問題,使人們越想越感到莫名其妙。
湊巧,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正好路過采石場。他親眼目睹了這件事情。這位科學家同樣感到驚奇,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選了其中一隻大的帶回去,並把它做成標本。
富蘭克林和其他科學家一起,經過細致的分析、研究、鑒定,他們最終認為:采石場的那塊石頭是在一百多萬年前形成的。這四隻癩蛤蟆是在天氣轉冷的時候鑽進泥洞裏去冬眠的,那裏溫度變化不大,水氣也跑不出來,於是,它們便穩穩當當地睡在裏頭。哪曾想,地殼發生了變化。癩蛤蟆冬眠的地方變成了石頭。這樣,四隻癩蛤蟆便渡過了世界上最長的一次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