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2)

關於丁磊的事跡,麻妮婭基本上是從陸古華那裏聽來的。

丁磊的媽媽生下他六個月後,不翼而飛。據說是跟人偷渡去了意大利。對於丁磊媽媽為什麼要撇下他們父子,信河街有兩個版本的傳說。一個版本是說她在生丁磊前,已有一個交往五年的情人,她的情人是立誌要離開信河街的那一類人。他偷渡去意大利時,把丁磊的媽媽帶走。另一個版本是因為丁磊的爸爸。他爸爸不愛丁磊的媽媽,他媽媽受不了冷落,才在外頭找了情人,才跟情人偷渡去了意大利。不過,無論是哪個版本,結果都是一個——丁磊出生六個月後就沒有媽媽。他爸爸也沒有再給他找個後媽,無論走到哪裏都把他帶在身邊,一點一點把他帶大。

丁磊的爸爸原來是信河街摩托車配件廠的技術員。但他對兩個輪的摩托車有點看不上眼,一心想造四個輪的汽車。為了這個理想,他辭了摩托車配件廠的工作,出來辦了一個配件廠。他在自己工廠裏,專門設置了一個汽車實驗室,一有空就鑽進去。丁磊的爸爸對各種配件都下過功夫,他最拿手的是做發動機的配件。發動機是摩托車最主要部位,衡量一輛摩托車好不好,標準在發動機。而發動機好不好,標準在曲軸,丁磊爸爸做出來的曲軸,表麵光潔度高,用手去摸,一滑而過。硬度剛好控製在五十八度,如果硬度超過六十度,曲軸就脆了,容易斷裂。還有就是型位公差準確,安裝在發動機上,不大不小,不肥不瘦,從裏麵生出來一樣。他爸爸出來單幹後,原來工廠的客戶很願意來照顧他的生意。問題是他爸爸一鑽進汽車實驗室就不出來,外麵的客戶就是把嗓子喊破也沒反應。他的生意做得也沒什麼起色。話說回來,配件廠生意好不好,丁磊的爸爸並不關心,他關心的還是能不能造出四個輪的汽車。

丁磊十五歲那年,丁磊的爸爸終於造出了第一輛汽車。汽車上的所有配件都是他親手做出來。為了慶祝第一輛汽車誕生,丁磊爸爸把汽車刷成大紅色,隻要有空,就開著它在信河街的大街小巷“試車”。有幾次,他出去“試車”前,對丁磊喊,“跟爸爸去兜風啵!”這種情況隻持續了一個月,丁磊爸爸就重新把車開回實驗室。他發現自己造出來的汽車存在很多毛病,內部的係統先不說,外型就不能讓他滿意:他這輛汽車的外型是個三角形,嚴格說起來,還不是汽車呢!更像一架戰鬥機。他之前當然試過造一輛長方形的汽車,但長方形的汽車跑不起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丁磊初中畢業了。他爸爸讓他去機械學校學汽車製造。老實說,丁磊習慣跟機械呆在一起,他也喜歡汽車上所有的配件。他從記事起就跟這些汽車配件在一起玩,所有的汽車配件都是他的朋友。他媽媽離開他們後,他爸爸的工作和生活都在配件廠裏。丁磊也是。每一天,爸爸都把他關在汽車實驗室裏,實驗室裏除了汽車配件還是汽車配件,丁磊先是一個人玩,一個人玩得沒意思了,就跟汽車配件們玩,他統帥實驗室裏大大小小的配件,跟著他衝鋒陷陣,跟著他翻山越嶺,跟他一起快樂唱歌,跟他一起痛哭流淚。接觸得多了,丁磊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他也變成了爸爸手中的一個配件。到了爸爸把他送到機械學校後,這種感覺更明顯,爸爸把他送到機械學校的目的,就是讓他以後也去造汽車。他上了半個多月的學後,開始逃課了。他就是在這時接觸到了雷蒙,接觸了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