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心靈的美容(1)(2 / 2)

這是神的一種習慣。他喜歡把東西放大、轉化後,送還給我們。例如,他要我們無私地給予、幫助窮人,然後送給我們無限多的自我滿足感;他要我們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有時候甚至是理智——給我們的孩子,然後送給我們更多看著他們成長的喜悅;他要我們以天國為依歸來過生活,然後送給我們可以讓此地的生命充滿興奮的事物。

我們需要繼續花一些時間來談談這最後一點——有關塵世的生命;因為這是批評天堂的人最反對的一點。這些人認為,“天堂”這個概念是具有毀滅性的;因為它使人將所有的希望和夢想都寄放在了來世,而忘卻了今生。根據這樣的想法,會認為那些對天堂有強烈信心的人,比較容易安於眼前讓人無法滿足的生活;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死後,會得到更大的獎賞作為“補償”。因此,天堂其實會扼殺人的靈魂、萎縮人的創造力、減少人對冒險的熱愛,最後,讓我們的生命失去價值。

真的會這樣嗎?

當然不!實際上,剛好相反。回顧人類漫長的曆史,很明顯的,許多對文明有最大影響力的人都相信上帝。過去那些最著名的藝術家、音樂家、探險家、政治領袖、最高統治者、軍事家、作家、科學家和改革者,都相信來世的生命。當然,這些人並不全是“好”人;事實上,有些人甚至對神有著非常扭曲的想法,竟然利用他們的宗教來合理化自己不道德的生活。但不論曆史上這些人物是罪人或聖者,他們對來世的信仰,顯然並沒有扼殺他們此世的作為。

為何會如此呢?因為對神和天堂的信心,隻會讓你對此生所做的事有更多的興趣——而不是更少。有信心的人明白,將來不會隻是“入土為安”而已;於是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有超越“日常事務”的重要性。

尤其是基督信仰者,他們知道葬禮不是故事的結束。我們明白,我們是永恒的。因此我們知道,我們光是身為人就保有與生俱來的價值和尊嚴。既然我們的人類同胞也有相同的價值和尊嚴——不論他們的境遇或身體狀況如何——我們就有義務將他們當做兄弟姐妹來關心。此外,見到不公平的事發生在他們身上時,我們也有責任替他們說情。

另外,相信天堂的人知道,今生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到來世。將來有一天——也許比我們想的還快——我們會被要求結算一下自己——我們如何生活、什麼事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我們有多慷慨、我們有多常服從或不服從上帝。總之一句話:我們將會受到審判。

因此,真正的信仰者會對此生產生強烈的興趣。或許他們並非總是遵照自己的信仰來生活;但你可以確定,他們不會坐在那裏什麼都不做,隻等著上帝來帶他們去天堂。他們一樣會在這世上盡可能的積極、活躍。

這又再次歸結到我們剛提到的有關“特別”的話題。如果你真的了解基督教關於人的教導——我們是永恒的、我們是被神愛著的、我們是絕對獨一無二的——你將會毫無困難地理解,為什麼在這塵世盡力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傑出的道德生活、社會生活和物質生活——對我們而言是一種道德責任。唯有在所做的每件事上追求傑出,才能有幸一窺上帝賦予我們生命的獨特計劃。

當然我們知道,要做到這一點並非總是容易的。不斷試著去“改進”自己,是件辛苦的事。走一條阻力最小的路就簡單多了。然而這種散漫常會讓我們獨特的才能被持續埋沒很長一段時間。如同之前提到的,我們很容易就沉溺在追求“身份地位”上,將它當成真實重要性的替代品,把生命耗費在努力變得“與眾不同”的幻象裏。

但其實不必如此。上帝賦予我們“特別感”的需求,但也賜給我們這能力。“我來了,”基督耶穌說,“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說這句話時,他並非隻是指天堂的生命,他也是指要我們所有人現在就擁有豐盛、滿溢、出色及英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