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用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作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旗幟,更加突出、更加鮮明地寫入大會報告和黨的章程。十七大報告明確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全黨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人民從新的曆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繼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而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作出完整、係統和經典的概括,就是一麵旗幟、一條道路和一個理論體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體係與旗幟的關係。十七大報告指出: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係。
這既是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鄭重宣示,是我們黨的事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對這兩年思想理論界提出的各種問題的科學回答,是新的曆史起點上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重大決策,關係全局、關係長遠的戰略決策,是黨的十七大的一項曆史性貢獻。這一重大決策和理論建樹,包含著極其豐富和深刻的內涵,具有重大的意義,需要認真地加以研究、說明。
黨的十七大報告正是在新時期曆次代表大會的基礎上,回顧總結改革開放近30年曆史和經驗,對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相繼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作了一個完整、統一而又鮮明、準確的提升,即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統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與此相適應,也把我們黨在新時期以來高舉的旗幟,統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樣的科學結合,既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新時期的實踐和理論發展的繼承關係和發展關係的內在統一,又反映了黨的指導思想發展的內在規律,是黨中央的一個重要創新和發展。這樣就提出了具有時代感的統一旗幟。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十七大明確宣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我們事業的根本標誌、指導思想、發展方向和精神動力,就是表明全黨全國人民將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和道路不斷前進。黨的十七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列入大會的主題之中,要求全黨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人民從新的曆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繼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可見意義十分重大。
當前,我區改革和發展已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抓住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等重大機遇,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加快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建設,把廣西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中國沿海經濟增長新一級,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全麵小康社會目標,是我區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緊迫的任務。
實現這一新的發展目標,我們還麵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各類所有製經濟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環境還不健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水平較低,民生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促進社會和諧的任務還很艱巨,政治、文化、社會體製改革相對滯後。為此,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深化改革,力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上取得新的突破。
編者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