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番外·高宗軼事~~臨川一夢(1 / 1)

“阿嚏!阿嚏!”  “怎麼,玉卿,風寒了?”富察皇後滿麵春風地笑著,“果真是林妹妹啊,這剛進賈府就病了!”  一陣歡快地笑聲,來自大神曹雪芹的超級粉絲團。真是尷尬,又沒惹著誰,誰在背後畫我圈圈?  “皇後娘娘也看《石頭記》?”玉卿驚詫地問道,“聽說皇上在後宮禁讀此書呢!”  “是啊,但是我們可以陽奉陰違嘛!”安靜文雅的嫻皇貴妃難得一見地健談起來,“皇上終日忙於國事,哪裏有精力監察我們有沒有私下裏看書?這民間早已將《金陵十二釵》改名《石頭記》,皇上恐怕還不知此事呢!”  “玉卿你沒有看過《石頭記》麼?”令貴妃忽然問道,微微蹙了蹙眉,“你怎麼不看呢?這後宮裏啊,個個都看呢!”  “呃,我聽說過的……”太尷尬了,我能說我詩書都不愛看麼?雖說沒有係統看過,但是其中內容和情節人物還是有所耳聞的。但是,就這樣被華麗麗地鄙視了。頭腦風暴過後,玉卿隻好轉換話題:“皇上不是在後宮禁讀麼?”  “他說《石頭記》思欲思淫、有傷風化,這算什麼理由啊?”太後氣得鼓著腮幫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他的借口而已!”  “啊?”眾人大吃一驚,花容盡失,“那是為何?”  “誰知道呢?”太後皺了皺鼻子,和珅也撇了撇嘴。  賈府寶玉,落胎時口中含玉,鐫刻“通靈寶玉”四字,士隱異之。寶玉頑劣,“滿腹草莽,混跡花叢”,終至賈府衰敗、曲終人散。  皇孫弘曆,生來口中含玉,鐫刻“天肇賜卿”四字,胤禛異之。弘曆勤勉,位及人君。為當朝天子,甚忌諱語謠言。  寶玉出生及《石頭記》所含意蘊的隱射暗指之事,雖是無針對性的無意間產物,但卻直接觸動了弘曆同誌脆弱的神經。將流言與反動思想扼殺在搖籃之中,乃弘曆獨自默默致力的《石頭記》禁印、禁賣、禁讀“三禁”工作的主旨。即使當初曹雪芹在首版扉頁上標注“本書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之類的聲明,弘曆也不一定介意效法先帝,興幾次文字獄宏觀調控一下文化市場。  民間群眾好激進、善八卦,但卻不了解弘曆出生之事。宮裏這群頭腦不夠複雜,瘋狂沉迷於言情小說的讀者們是體會不到弘曆心中的悲哀的。故而關於皇上將《石頭記》列為禁書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篡位說、反清複明說、諷刺朝廷說、淨化精神文明說……各種說、各種猜。更有甚者說皇上看《石頭記》不爽,心血來潮將其列入黑名單,也就是說神經抽抽了,就差一點說皇上是中了木馬病毒死機了。盡管你沉默是金,你那點小九九,豈能逃過我的法眼?弘曆,誰說你的心思我不懂?  “皇上回來了!”一個丫鬟笑著跑進來說道。  “皇上駕到!”李玉公鴨嗓子扯起,屋裏跪了一地。  “皇上吉祥!”  “嗯。”弘曆在靠近門口的一片狹窄區域裏轉悠了一圈,飛快地掃了一眼地上的一片,眼光最終落到腳下。  陌生人,看來就是她了。低著頭就好,反正朕也不想與你對視。嗯,後頸上,那是……一塊紅印嗎?  “皇上,你讓她們跪到明兒早上啊?”太後瞪了一眼杵在那裏盯著人家傻看的兒子。  “嗯,起來吧!”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弘曆終於看清了麵前那人的真麵目,不禁愣了一愣。  “赫舍裏……玉卿?”弘曆像是得了語言障礙,“朕在哪裏見過你!”  “玉卿生於湖廣,長於武昌,你何曾見過她?”弘曆今天人品不好,連老媽都鄙視他,“察代是聖祖赫舍裏皇後的親侄兒,其父長安是赫舍裏皇後的親弟弟。玉卿長得像畫像裏的姑奶奶孝誠仁皇後,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啊!”  “老佛爺,您不覺得這情景有點熟悉嗎?”皇後湊過來問道。  “是啊,怎麼那麼像……”  “皇上還說要禁《石頭記》,這不,都看的入迷了!”香妃笑道,“寶二爺初見林妹妹的段子,擱慈寧宮演了!”  《清史稿?列傳一?後妃》:麗妃,赫舍裏氏,湖廣布政使察代女。乾隆十三年冬來歸,封麗嬪,主儲秀宮。又一月,晉麗妃。上時幸焉,眷之極厚。得寵無子,安居善終。  作者注番外:失落的世界裏的偽清史稿……  作者釋“天肇賜卿”:對於弘曆同誌來說,人生就像一張茶幾,上帝在上麵放了一個洗具和一個杯具,一個稱為天下,一個喚作玉卿(趙卿)。  作者翻《紅樓夢》清初被禁案:《紅樓夢》在清朝初期和中期從來都不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書籍,民間流傳不息,後宮之中也極為盛行,隻是有少許地方政府認為其有****之意,勒令禁讀。真正由朝廷限製出版的隻有同治年間三次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