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一)(1 / 3)

在忙完了手頭上的最後一個案子後,夏炎和方思雄坐上了去度假勝地的動車,放鬆一下連日來緊繃的神經。畢竟,偵探的工作不是那麼輕鬆的。

夏炎靠在椅背上,深吸一口氣,閉上了雙眼,連日的工作使他十分疲憊。

方思雄看到開口說:“沒有想到你會這麼疲憊。”

夏炎用慵懶的口氣說:“我也是個普通人,也會累,就算是我的偶像福爾摩斯,也隻有在案件發生時他才會變成一隻精神飽滿的獵犬去尋找他的獵物,在他無聊的時候用嗎啡來提神。有案件發生才能使我們精神飽滿。其他的時候,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偵探,沒有之一,而我嘛,”夏炎頓了頓,“隻是個愛好推理的業餘偵探。”

方思雄聽了這一番話,好像引起了他對不同偵探的興趣,身體前傾,說:“波羅呢?你認為他怎麼樣?畢竟他是繼福爾摩斯之後最受歡迎的偵探,一個擁有灰色腦細胞的可愛的小個子偵探。”

“不可否認,你說的很對,波羅是一個偉大的偵探,但是不知道是先入為主,還是對於福爾摩斯的偏愛。我始終認為福爾摩斯是最偉大的偵探,不論是誰,都應該聽說過一次這個名字。”

方思雄搖頭說“不,不,不,你作為一個偵探,主觀意識這麼強烈,是不是有一點不應該呢?作為一個偵探,你應該時時保持客觀性的原則,畢竟,你要破案,尋找的證據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主觀創造證據去證明。因為案件發生的過程是過去時而不是將來時。”

夏炎睜開了雙眼,看著方思雄,開口說:“這就是為什麼你是我的最好的搭檔。你總是能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提醒我。既然你說到了客觀性,那我們就來客觀分析一下兩個性格完全迥異的偵探吧。”

“好啊!”

“我想,這兩名偉大偵探最大的區別在於福爾摩斯是對現場證據的研究,而波羅擅長的是分析心理,生活習慣,服飾等,他們各有所長。我記得你有看過《沉默的證人》這本書。”

“是的,那又怎麼樣?”

“這本書中可以發現,波羅是從服飾,穿戴著手,去分析揣摩女犯人的心理,在最後說明案情的時候沒有證據證明,同樣的在《底牌》中,他也沒有證據,是利用了做賊心虛,令凶手自己承認行凶的。畢竟,犯過罪的人都有點做賊心虛。而福爾摩斯典型注重證據的代表案例是《賴蓋特之謎》。不論是偵探還是警察,最終的目的都是將犯人繩之以法,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隻是心理的猜測,那是毫無意義的。但是這絲毫不妨礙波羅探長成為一個世界級別的名偵探。”

“看來你對於福爾摩斯的喜愛,並沒有影響你的分析力。”

“其實,你也是一個值得分析的人。不,任何人都是值得分析的,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我?”方思雄疑惑的說“為什麼我值得分析?我們都認識這麼久了。”

夏炎十指交叉,若有所思的說道:“假如我是一個陌生人,剛剛認識你,大概知道你的情況,我就可以分析一下你了。一個學業有成,長的十分帥氣的設計師,而且已經獲獎小有名氣,並且家境非常好,完全可以繼承家業,他本可以在辦公室裏做著輕鬆的工作,他為什麼要和一個偵探做搭檔?一起工作,一起住?原因隻有一個,他和這個偵探誌趣相投,不甘於平凡枯燥無味的生活,一個具有強烈冒險精神的設計師。“

“是啊!”方思雄用平淡的口氣說:“人們都以為像我這樣的人應該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努力工作,再然後憑借我優越的條件找一個長相漂亮,能夠配得上我的女孩子結婚,最後一輩子過去了。先不說我們從高中時代已經成為像魯邦和次元一樣的最佳搭檔,再說我是一個不甘於無聊寂寞的人,加上我的性格愛自由,所以我選擇跟你一起,我總是能參與到你的冒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