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後記(1 /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代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報告,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科學回答了黨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報告回顧了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新進展,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曆史進程和寶貴經驗,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根本要求,明確了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對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麵部署。報告描繪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我們繼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過)》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成果,體現了黨的十七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武裝頭腦,大力發展青年大學生中優秀分子入黨,是高等學校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曆史使命。為此,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在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大修改並通過的黨章的基礎上,結合高等學校的實際,組織編寫了本教材。

本書主編胡樹祥、王亞非。本書參加編寫的作者有:王亞非、劉惠(緒論),靳敏(第一章),徐守仁(第二章),楊恩華(第三章),申小蓉(第四章),唐坤宏(第五章),袁正希(第六章),胡樹祥(第七章),楊俊輝(第八章),張澤寶(第九章),高翔負責編輯附錄部分。楊恩華參與了本書教材提綱的撰寫和審稿統稿工作。

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參閱了相關的教材、報刊文獻資料等,在此謹表謝意。同時,本書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對此深表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和理論水平的局限,本書尚有不完善之處,敬請讀者直言相告,批評指正,以便及時修訂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