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形成和發展
1947年10月10日,毛澤東發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做了係統規範。三大紀律為:一、一切行動聽指揮;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為:一、說話和氣;二、買賣公平;三、借東西要還;四、損壞東西要賠;五、不打人罵人;六、不損壞莊稼;七、不調戲婦女;八、不虐待俘虜。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毛澤東等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國工農紅軍製定的紀律。具體內容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有所不同。如工農革命軍1927年10月中旬到遂川縣的大汾時,突然遭到地主武裝襲擊,隊伍一時被衝散了。戰士們又累又餓,有的戰士看見江西老鄉種的紅薯,不管三七二十一拔起來就吃。對此,毛澤東給部隊規定了不拿群眾一個紅薯的紀律。不久,部隊到茶陵籌款,在打土豪時又有個別官兵將沒收的財物據為己有。於是,毛澤東又提出打土豪歸公的紀律。1928年1月,部隊到遂川發動群眾和籌款。當時,部隊以連、排為單位分兵發動群眾,與群眾廣泛接觸,也出現了一些損害群眾利益的不良現象。毛澤東了解情況後,又給部隊規定了上門板(指宿營時借老板的門板打鋪,走時要上好)、捆禾草(指宿營時借老板的禾草做鋪草,走時要捆好)等六大注意事項。4月初,毛澤東在桂東沙田,將過去陸續製定的紀律和注意事項合在一起,並作簡單修改補充,正式定為“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三大紀律為:一、行動聽指揮;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三、打土豪要歸公。六項注意為: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指買賣東西不許強買強賣);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
1930年5月以後,毛澤東和朱德又對“六項注意”作了修改,增加了“七、不得胡亂屙屎;八、不搜敵兵腰包”。從而發展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寫進了9月25日紅一方麵軍頒布的《紅軍士兵會章程》中。1931年,中共中央代表歐陽欽在向黨中央報告中央蘇區情況時,具體地報告了紅一方麵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此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條文措詞略有改動,並成為全軍和地方武裝的紀律。這些紀律,曾是紅軍以及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對於人民解放軍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是黨和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保證。
【思考題】
1.黨的民主集中製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四個服從”指的是什麼?
2.談談你對“民主集中製”的認識。
3.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環境。”談談你的想法。
4.黨的紀律內涵是什麼?
5.為什麼說黨的紀律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重要保證?
6.為什麼說共產黨員必須遵守黨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