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
在論及理想信念時,海倫·凱勒有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話:“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衝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於在地上爬。”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共產主義信念,就是對共產主義思想、理論和社會製度具有深刻的理解,堅信共產主義事業勝利的必然性,懂得共產主義道路的曲折性,從而執著地追求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入黨的時候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就已經決定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生命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必須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共產主義理想是科學的偉大的理想,是建立在科學理論上的,依據的是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有牢固不破的思想基礎。共產主義理想追求的不是個人或某一階級階層的利益,而是全人類的解放和幸福,因而它能夠凝聚和激勵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想當年,在創立共和國的艱難歲月裏,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爬雪山、過草地、拋頭顱、灑熱血,支撐他們革命的動力是什麼?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裏,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毫無懼色地說:“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取得光榮的勝利。”1935年1月,革命烈士方誌敏被捕後,堅定地表示:“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夏明翰烈士生前留下一首壯麗的詩篇:“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在敵人血淋淋的屠刀麵前,他們為什麼能大義凜然、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呢?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個“主義”,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有心甘情願為實現這一理想而犧牲的信念。他們堅信會有更多的“後來人”繼承自己的遺誌,堅信崇高的理想一定會變為現實。這種共產主義的崇高信念喚人覺醒,催人奮進,成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奮鬥的號角,鼓舞著他們前赴後繼,一往無前。正如鄧小平指出的:“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
把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為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共產黨人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對共產主義事業忠貞不渝。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尤其重要。隻有樹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才能有正確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保持旺盛的鬥誌和獻身精神,堅忍不拔地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才能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整體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自覺抵製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才能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不動搖不悲觀,勇往直前;才能自覺地按照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要求塑造自己,培養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個人品格;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堅持正確的理想信念支配著共產黨員的思想和行為,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的。動搖了,就不可能成為合格的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員麵臨著各種嚴峻的現實考驗。每一個黨員隻有把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作為自我修養的終身課題,作為黨性鍛煉的重要內容,作為改造主觀世界的主攻方向,時時處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勵,才能在考驗麵前立於不敗之地,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曆史任務
我們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科學地把握二者的關係,實質上就是清醒地認識和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當代中國最大的實際是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