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這句話用來形容時下再貼切不過啦!

自太祖洪武以來,我上邦大明一片欣欣向榮,物產豐饒,糧倉充盈;近蠻遠夷,萬國來朝!

但是!不識天威,被海外重利所迷惑而棄農下海的賤民也不在少數,粵閩浙蘇魯等等沿海之地基本上都是田地荒蕪,百裏不見炊煙!屢禁不止,官府們也是有心無力!

我大明以農為本,太祖有諭——寸板不得下海!所以海上討生活的人十之八九抓住砍頭都是不冤的!各位要問了,這麼嚴重的罪行,為什麼沿海邊民還是對大海趨之若鶩!聽我說來,咱大明地大物博,要什麼有什麼,可是那些海外蠻夷可都是些貧瘠的所在。舉例來說,在大明一具鐵犁那就是一耕地用的犁,可是如果你能把這具犁帶到倭國去,正正經經的能換下一頭黃牛來。有這樣一本萬利的生意,估計癱子也能爬起來去幹!

在這個行當裏,誰是商民?誰是漁民?誰是海賊?基本上沒人能說的清楚。平時在海邊撒網打魚,官府查的不嚴的時候偷偷載著瓷器、鐵具去占城、去琉球換些瑪瑙、香料回來。手頭兒緊或者被官府盯上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掛帆出海做個逍遙的海賊!隻要有船,隻要有風,那麼海上的那些事就不是皇帝老兒能說了算的!

海賊這活兒的曆史有多久,沒人清楚,估計從有船開始就有了這個行當!但漂在東洋、南洋的各路好漢們都尊奉東晉末年的孫恩、盧循為祖師爺,曆史的真真假假已不可考,看官們有興趣可以研究下。

大明地域廣博,北、東、南麵都是大洋,各片海洋上的主兒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規矩,有些海域的海賊們不講究,就是光天化日赤裸裸的洗劫過往商船,這一類都是不入流的,圈子裏都叫他們海匪,在海上人眼裏,這些人跟占山稱王的山匪沒什麼兩樣!這些人也是最惹不得的,殺人越貨的事他們也幹得出來;有文明一點的,喜歡“修船”,怎麼個意思呢?在大海中堵住商船,找幾個木工上去修修補補,完事了你船家不得“回報回報“麼?拿什麼回報?船上有什麼就回報什麼!基本上不把你這一船貨搬個半空是不會停手的。你說說隨隨便便裝兩塊木板,就能索要半船貨,碰上的船家也隻能破財消災啦;還有那些最高級的,像東洋上的“淨海王”以及閩粵近海一帶的“龍旗海盜”,擄掠劫財這麼掉價的事兒他們可不幹。他們隻需要坐在自家的大寨裏,就有無數商船擠破了頭拿著銀錢到他們那去換取“紅鑒”,凡是貼了“紅鑒”的海貨就叫“紅貨”,東西南北洋中沒有任何一股勢力敢劫“紅貨”,以前發生過有不懂事的新手海賊們劫了印著“淨海王”紅戳的紅貨。可等這幫小賊將戰利品帶回給他們寨主討賞時,卻把他們寨主臉都給嚇白了。這位老兄坐船親自將滿船財寶送到了“淨海王”王直的旗艦上,更恐怖的是當著王直的麵將那幾個新手海賊裝進翁缸裏,架柴生生的給煮了!可憐那幾個年輕人白白的做了一回海上發財夢!

早些年,弗朗機人覺得自己縱橫東西,憑什麼對你華人低頭順眉,但架不住洋船被劫的太厲害(甚至海賊團夥裏發展出“色唐杵兒”——專門發洋人財)。洋人抹不開麵,往往通過“康白度”(雇傭的華人中間人)獻金送銀,向幾大海盜勢力求平安!

當然了,能收“保護費”的都是些底子厚的海賊頭頭,要麼你像龍旗海盜那樣,後頭有官府撐腰;要麼你就得像淨海王那樣,拳頭得硬!稱霸一方!但不管是哪一海域,哪個寨子的海賊,“出單(出海劫財)”前都是要照例給祖師爺(孫恩、盧循)上柱香的,這是老輩傳下來的規矩,靈或不靈,就看各自造化了。福建、廣東一帶除了給祖師爺上香,更重要的是拜天妃娘娘,這裏就不再細說了。

各位可能會想了,這些個子海賊們當真都神通廣大,無法無天!神通廣大確實不假,無法無天那就並不絕對了。我大明國法森嚴,天威浩蕩!要收拾那麼些個海上螻蟻賊眾,那還是輕而易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