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房價整體下調20%以上,隻怕就業、中小企業、地方債、銀行債務都已是不堪承受之重。全國10多萬億元地方債,42%今明兩年要還。樓市嚴厲調控,土地賣不出去,拿什麼來還?土地債務的風險就是中國金融的風險。而如果中央買單,一筆勾銷銀行的地方債,那就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印鈔票,結果導致一方麵大量失業,一方麵資產價格被推高也就是房價全線上漲。這是多麼奇怪的現象?!
與此同時,房租的全線上漲也提高了大學畢業生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高房價一葉障目的還大有人在,回避整體改革而隻一味呼籲打壓房價的人往往獲得“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擁護和支持。
在這樣的現實麵前,我希望大家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問題。
首先,中國人拿著世界上最低的工資、忍受幾乎世界上最高的物價,顯然不僅僅是房價不合理。那麼功夫就在房價之外:大量行政壟斷企業提高質次價高的服務,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卻隻提供了極少的就業機會——全社會90%以上就業由中小和微型企業提供,隻占全民8%左右的壟斷企業員工連年分配了55%至60%的工資性收入;1995年算起(即分稅製以後),稅收每年以GDP增幅2倍的速度增長,國富民窮;政府投資和采購就像藥品集中招標一樣,將80%的成本耗散在腐敗的中間食利階層;巨額政府投資帶來的天量債務倒逼貨幣超發,引發越來越厲害的通脹。因此,我們必須一再呼籲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保持獨立思考獨立批判的精神,打蛇要打七寸。
其次,從國際環境看,中國的房價還不算太高,日本東京、俄羅斯乃至於越南的河內、胡誌明市、印度的孟買等世界各大都市,房價相對於年輕人的收入來說都高不可攀,甚至高到他們怎麼也夠不著、於是根本不去想的地步。比如孟買的房價2008年就達到人民幣6萬元一平方米。
第三,風物長宜放眼量。年輕人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就好比在飛機上的萬米高空看地下,很多曲曲折折的路,離遠一點看,都直了,順了,沒有那麼可怕。年輕時收入低,是世界通例,隻要努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等大家三四十歲、四五十歲的年紀,世界就一定是你們的,高收入也一定是你們的。
第四,要學會理財。現代社會是個金融社會,也是個信用社會,如果不會理財,就是讀到博士也可能受窮。理財的第一步,是合理安排開支。第二步是要充分利用現代金融製度,把自己的命運和時代的命運、國家的命運聯係在一起。比如說房屋按揭,很多人認為這是自己在替銀行打工,所謂按揭就是把你按倒在地,然後一層層揭你的皮!這其實是個非常落後的想法。房屋按揭的本質,是把年輕人的人力資本也金融化,把他們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收入做一個相對平均的安排。那樣你就可以提前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由於人口的聚焦、貨幣量仍要持續增加等各種因素,大城市的房價上升至少還有白銀時代20年,將來等你們有了首付和月供能力,及時在大中城市買了房,若幹年後,比如退休時期或臨近退休,你將自己房屋變現,可以到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生活都輕鬆自如。
有一個經濟學家叫李稻葵,2010年央視年度經濟人物,他在年初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限購,但現在他開始反過來呼籲房地產應該軟著陸,不能硬調。
201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