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後記(1 / 1)

第三十三章 後記

向上的路是和其他人一起走的。

在寫作的過程中,宋迪在策劃上給予我很大幫助,薄瑩在思路上很好地啟發了我,而馬春燃則幫助我校正了相當一部分文稿,徐聰更是對我的寫作給予很大鼓勵。尤其要感謝的,是我的弟弟。不僅書名是和他一起碰出來的,而且其中許多靈感,也都是與他頭腦風暴後迸發出來的。其實,一個國家的發展,又何嚐不是部分地決定於“朋友”的質量和氣場呢?

專注的人最扛折騰。

在一次聚會中,比爾?蓋茨的父親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令大家意外的是,巴菲特與蓋茨的答案都是“專注”!這是專注的人比較不怕折騰的重要原因,因為一個人對一件事隻有專注投入,才會產生樂趣,才會沉浸其中,並淡忘世間的煩憂。相反,不能專注的人,也就不能放鬆。同樣的,一個國家不能專注於正確的事情,不僅會錯過機遇,而且很可能會像小布什那樣用錯誤的伊拉克戰爭折騰自己,也折騰世界。

力量的邊疆。

在一個“被折騰的世界”,要學會知足,也需要知道人生的“邊界”。

許多時候,折騰源於不明晰的定位和自我認知。其實,不管一個人看上去多差,總有一份工作能幹得很好;不管一個人看上去多棒,也總有你幹不來的事情。所以,知道自己“力量的邊疆”,非常重要。這一點,發起伊拉克戰爭的小布什可以佐證。

不把力量用錯地方,是一種智慧。

在《最後一案》中有這樣一段話:“由於我的存在,倫敦的空氣得以清新。在1000多件案子裏,我相信,我從未把力量用錯了地方。”事實上,無論個人,還是政府,都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用錯了地方,大家都別扭,這方麵的代表人物是奧巴馬,其執政前兩年之所以支持率跳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錯了力量。

信任的藥能治折騰的病。

人際關係中,最關鍵的兩大基石,是信任和欣賞。男女關係如此,朋友關係如此,同事乃至上下級之間也是如此。事實上,這也是國家關係中的基石。美朝之間之所以有死結,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擁有話語權的美國人,對朝鮮極其不信任,並且非常蔑視。相反的例子,是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

互相欣賞和信任得不得了,不穩定才怪。

失敗隻是因為盯著別人的錯。

失敗的領導盯著下屬的錯,失敗的戀人盯著對方的不好,失敗的投資者盯著股市中的弱勢票。結果是,自己擰巴,別人別扭,得不償失。在反思美國為什麼招人恨的問題時,美國學者承認,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太熱衷於給別人挑錯了,難以掩飾自己的優越感和救世主意識。

國際問題也可以寫得很好玩。

湯因比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最高的成就是將工作與玩樂之間的界限模糊化”。如果你對所做的事情,感到很好玩,那就是找到感覺了。同樣的,投資和感情也有相似的狀況。讓你鬧心的投資,往往不是正確的投資,讓你勞心而非感到愉悅的感情也常常是錯誤的投入。寫作又何嚐不是如此呢?苦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那就索性笑吧。希望我的書,能讓你發出會心的微笑,並且若有所思。

江湖不遠,來日方長。

如果有朋友希望繼續關注我,與我互動,不妨關注我在新浪的微博“張國慶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