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曆史條件(1 / 3)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對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和世界發展新趨勢進行科學分析的成果。這一理論體係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90年代和21世紀初獲得重大發展,黨的十六大以後又得到新的發展。在這30年間,整個世界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時代主題逐步由戰爭與革命轉向和平與發展。

20世紀前50年的時代主題是戰爭與革命。這是一個戰火紛飛、戰亂頻仍的時代,除了發生了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外,還發生了數不清的局部小規模的軍事動蕩和戰爭。與此同時,也發生了意義重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波瀾壯闊的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解放運動。進入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世界的形勢和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盡管兩大陣營的對峙曾經存在過一段時期,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曆史時代,逐漸取代了以戰爭與革命為主題的曆史時代,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冷戰結束後,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間關係不斷調整,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國際形勢總體趨向緩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促使世界各國經濟日益緊密聯係在一起,全球市場、資金、資源的合作和競爭更加複雜,國與國之間經濟實力的較量越來越激烈。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生產力和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科技競爭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新科技革命及其帶來的重大科技發明的廣泛應用,推動世界範圍內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也引起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

麵對如此深刻、巨大的變化,我們黨要解決好時代提出的新課題,迎接時代提出的新挑戰,開創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局麵,就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把中國的發展放到世界大局中來思考,以理論和實踐的新創造推動事業的新開拓、新發展。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都是我們黨為不斷解決時代提出的新課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推進中國改革開放新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理論創新成果。它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以時代的要求審視自身,以戰略的思維謀劃發展,是科學認識和正確應對世界發展變化、時代深刻變革,不斷進行理論思考和創造的產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形成和發展的理論淵源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著的理論,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它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運用和發展,是對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思想成果的繼承和創新,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係。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與基本原則的堅持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動指南和強大思想武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一再強調:“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我一直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我們搞改革開放沒有丟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丟。江澤民強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胡錦濤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我們正確認識和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銳利思想武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

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以此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趨勢、現實道路和主體力量,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列寧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運用於俄國實際,領導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現實,取得了重要成果。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大批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社會主義的預測和探索,也經受了社會主義曲折曆史的檢驗、篩選和提煉,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社會主義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運用科學社會主義解決中國實際問題而形成的真正科學和現實的社會主義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中國的具體體現、創造性發展和理論上的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了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堅持了以工人階級政黨為領導核心,堅持了人民群眾創造曆史的主體地位,堅持了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根本任務,堅持了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了以公有製和按勞分配為社會主義經濟製度的基礎,堅持了以人民當家作主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了不斷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和體製機製,堅持了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等等。這些方麵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和本質特征,是經過曆史檢驗並得到錘煉和豐富的理論珍品。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脈相承的,這個“脈”,就包括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從中國實際出發,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及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係列適應時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例如,社會主義本質思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思想、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思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思想、社會主義科學發展思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思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思想、社會主義和平發展思想、社會主義執政黨建設思想等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與時俱進的,這個“進”,就是通過這一係列新的思想觀點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內涵,使社會主義真正獲得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