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一章 特種(1 / 2)

欽邦境內山林連綿,平地很少,山區從北向南沿伸,山脈之間為十分陡峭的河流和峽穀,山區北部海拔四千英尺以上,南部海拔兩千英尺以上,欽邦境內最高的山峰———維都利亞峰高達一萬零二百英尺。 Ww WCOM

欽邦江河縱橫交錯,源於印度的木尼布拉河從北向南流,在法蘭鎮附近向東流進密達河,格拉丹河的支流德約巴和擺努河是印度與緬甸的界河。從印度流入的格拉丹河越過欽邦的西部流進若開邦,東南部的約河、斯林河和孟河的支流均向東流去。

八個字概括欽邦的地形地貌,便是高山密林、江河密布。這樣的地形,大兵團作戰根本無法展開。

欽邦當地民眾四散而逃,隻有三萬祖祖輩輩生活在山區之內的民眾不願離開故土,分散留在欽邦境內的高山密林之中。再加上戰敗的成本太過高昂,印緬兩方軍隊都不願進行一戰定乾坤的大規模兵團作戰,於是,印緬兩方軍隊化整為零,三點六萬平方千米的欽邦土地上,到處都是它們交戰的戰場。

印度一方五十萬,緬甸一方二十五萬,一時之間,欽邦境內兩方軍隊犬牙交錯,規模戰役此起彼伏。不過,為了避免印緬戰爭繼續擴大,兩方也十分默契地將戰場局限在了欽邦境內。

—————————————————————————————————————————————————————————————————————————————————————————————————————————————————————

龍政為了保護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在薩爾溫國防軍剛剛整編的時候,便在國防軍6軍第一師以及國防軍6軍第二師的士兵之中,進行了一次大選拔,重新組建了兩支人數維持在二百七十八人、以華人為主的特種作戰部隊。

為了提升兩支特種部隊的作戰能力,龍政特意邀請華南之劍特種大隊偏向防衛、護衛任務的d中隊來到薩爾溫聯邦共和國,親自訓練他們。

付出的汗水總會擁有回報,經過d中隊的魔鬼式訓練,這五百五十六名士兵已經成為合格的特種士兵。

一支特種作戰部隊留在自己身邊,另一支特種作戰部隊則被龍政派到田初範以及百惠子身邊保護兩人的安全。

留在龍政身邊的這支特種作戰部隊,被龍政命名為“龍盾”。

龍盾下設四個作戰中隊,每個中隊六十六人,另設一個十四人隨身護衛隊,共計二百七十八人。

每個中隊下設四個隊,每個隊十六人,加上一名中隊長、一名副中隊長,總計六十六人。

每個隊設有四個作戰組,一般來,由隊中最厲害的兵王擔任隊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