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附錄(二)(1 / 3)

三、四環素類

1.四環素眼膏

(藥理作用)廣譜抗生素,起抑菌作用

(適應證)用於結膜炎、瞼緣炎、沙眼、病毒性解膜炎,以及作為眼部預防感染藥物。

(用法用量)塗眼:一日2~3次。

(規格)眼裔劑:0.5g。

2.米諾環素

(成分)二甲胺四環素鹽酸鹽

(通用名)美滿黴素

(藥理作用)廣譜抗生素,具有高效和長效性質。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適應證)主要用於急慢性前列腺炎、性病、婦科感染及痤瘡。

(不良反應)消化道反應。

(注意事項)(1)幼兒、孕婦、乳婦慎用。(2)對四環素類過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1mg,一日2次。

(規格)膠囊劑:每粒0.1g。

四、氯黴素類

1.氯黴素

(成分)氯黴素

(藥理作用)主要抗菌譜包括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李司忒菌、布氏杆菌、敗血出血性巴斯德杆菌、白喉杆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和一些厭氧菌。

(適應證)主要用於傷寒、副傷寒和其他沙門菌、脆弱擬杆菌感染。與氨苄青黴素合用於流感嗜血杆菌性腦膜炎。外用治療沙眼或化膿菌感染。

(不良反應)(1)可引起粒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2)長期應用可能引起視神經炎、共濟失調,以及由於菌群失調而致的維生素缺乏和二重感染等。(3)可引起消化道反應。(4)新生兒和早產兒應用本品可引起灰嬰綜合症,應禁用。(5)精神病人用本品可引發精神症狀,應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2g,分3~4次用靜滴:每日1~2g,分2次用

(規格)片劑:每片0.25g。注射劑:每支0.25g/2x111,滴眼劑:每支0.25g/8ml。

五、大環內酯類

1.紅黴素

(成分)紅黴素的乳糖酸鹽(注射用)

(藥理作用)抗菌譜與青黴素近似,金葡菌對本品易耐藥。靜脈給藥血漿蛋白結合率73%,體內分布廣,不能通過血腦屏障,為1.5h。

(適應證)主要應用於鏈球菌引起的扁桃體炎、猩紅熱、白喉及帶菌者、淋病、李斯忒菌病、肺炎鏈球菌下呼吸道感染。對於軍團菌肺炎和支原體肺炎,本品可作為首選藥物。

(注意事項)(1)本品為抑菌性藥物,給藥應按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以保持體內藥物濃度。(2)避免與β-內酰胺類藥物、口服避孕藥物合用。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

(用法用量)靜滴:每6h一次,一次3.75~5mg/kg。

(規格)注射劑:每瓶0.3g。

2.乙琥紅黴素

(通用名)利君沙

(成分)紅黴素乙基琥珀酸酯

(藥理作用)體內水解,釋放紅黴素而起作用。適應證與紅黴素同。

(注意事項)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25~0.37mg,一日4次

(規格)片劑:每片0.12g/kg。

3.交沙黴素

(成分)交沙黴素

(藥理作用)抗菌性能與紅黴素近似,適應證與紅黴素同。

(注意事項)片劑整片吞服。

(用法用量)一日量0.8~1.2g,分3~4次用。

(規格)片劑:每片0.1g。

4.乙酰螺旋黴素

(成分)螺旋黴素醋酸酯

(藥理作用)抗菌譜與紅黴素近似,適應證基本相同。

(用法用量)一次0.2g,一日4~6次。

(規格)片劑:每片1運。

六、其他抗生素

1.萬古黴素

(成分)萬古黴素的鹽酸鹽

(藥理作用)對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金葡菌、表葡菌等有強力抗菌作用,厭氧鏈球菌、難辨梭狀芽胞杆菌、炭疸杆菌、放線菌、白喉杆菌、淋球菌對本品也甚敏感,綠色鏈球菌、牛鏈球菌、糞鏈球菌等也有一定的敏感性,G-杆菌、分支杆菌、擬杆菌、真菌等對本品不敏感。

(適應證)主要用於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黴素和新青黴素菌株)難辨梭狀芽胞杆菌等所致的係統感染和腸道感染。

(不良反應)可引起口麻、刺痛感、皮膚瘙癢、嗜酸細胞增多、藥物熱、感冒樣反應以及血壓劇降、過敏性休克反應等。可致嚴重的耳中毒和腎中毒。

(注意事項)通常不作為第一線藥物應用。靜滴輸人應適當控製藥物濃度和速度。不可肌注,因可致劇烈疼痛。

(用法用量)靜滴:一日2g,分成2~4次給予。

(規格)注射劑每瓶0.5g林可黴素

2.林可黴素

(成分)鹽酸潔黴素

(藥理作用)對大多數G+菌和某些厭氧的G-菌有抗菌作用。肌注0.5h血藥濃度達峰,體內分布廣泛,可通過胎膜進入乳汁,不易通過正常人腦膜,主要經膽汁排泄,少部分自尿排泄,1沾為4~5讓。

(適應證)主要用於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引起的感染。

(不良反應)可引起消化道反彈及過敏反應。長期使用可致偽膜性腸炎。可致轉氨酶升高、黃疸等,尚可致耳鳴、眩暈等。

(注意事項)不可直接推注。孕婦、乳婦慎用。

(用法用量)肌注:一日0.6~1.8g,分1~3次用;靜滴:一次0.6g,1日2~3次

(規格)注射液:每支6g/12mg。

3.克林黴素

(成分)磷酸酯氯林黴素

(藥理作用)抗菌譜與林可黴素相同。

(適應證)主要用於厭氧菌引起的腹腔和婦科感染(常需與氨基糖甙類聯合以消除需氧病原菌本品是金葡菌骨髓炎的首選治療藥物。

(不良反應)參見林可黴素

(注意事項)參見林可黴素。

(用法用量)肌注量一次不超過600mg,超過此量則應靜脈給予。一日0.6~2.7g,分2~4次用。

(規格)注射液:每支15g/2mg保菌清。

4.保茵清

(成分)硫酸新黴素35000IU,硫酸多粘菌素835000IU,製黴菌素100000IU,乙酰坤銨0.15g。

(藥理作用)新黴素及多粘菌素B配合對陰道腔內多種常見致病菌敏感,製黴菌素對白色念珠菌敏感,乙酰坤胺對陰道滴蟲及阿米巴原蟲有殺滅作用。

(適應證)用於預防和治療外陰、陰道感染。

(注意事項)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睡前置陰道內一粒,連用12天。

(規格)栓劑:每粒2.5克。

七、合成抗菌素

(一)碘胺類

1.續胺咳唆

(成分)磺胺嘧啶

(藥理作用)有抑製細菌生長繁殖的作用,對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淋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抑製作用較強,對葡萄球菌感染療效差。

(適應證)用於敏感菌所致感染,是治療流腦的首選藥物。

(不良反應)可致胃腸道反應及過敏反應。有可能導致畸胎,故孕婦不宜應用。

(注意事項)(1)輸液中忌與配伍。(2)臨床應用不可任意加大劑量,以防蓄積中毒。

(用法用量)流腦:一日量4g,分為2~4次靜注或靜滴,症狀緩解後改為口服。其他感染:口服每次1mg,一日2次。

(規格)片劑:每片0.5。注射劑:每支0.4mg/kg。

2.複方新諾明

(通用名)複方磺胺甲基異惡唑片

(成分)磺胺甲基異惡唑,甲氧卞氨噴噴

(藥理作用)3\12抗菌譜與50相近,與增效劑丁~合用,抗菌作用明顯增強。

(適應證)用於敏感菌所致感染。

(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可引起白細胞減少、腎功能損傷等。

(注意事項)高度過敏體質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者用量減半,且要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