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外貌上的衰老特點
增齡伴隨的器官功能改變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同年輕人相比,如果隻從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來看,差異並不明顯,不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強,看不出“老”的影子。但是,一旦身體的負擔增加,差異就明顯了。這是由於老年人的機體老化、功能低下,導致適應能力下降。
機體有維持內環境穩定的功能,這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動。然而,老年人這種明顯的功能低下,導致對內外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高齡老人的衰老死亡是由於機體老化不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導致一係列生理代謝紊亂而致。
1.外貌上的衰老特點
(1)身高與姿態
老年人由於脊柱的椎間盤萎縮變薄,脊柱變短、彎曲,可出現駝背和身高降低,身高平均降低3.7~13厘米。如果老人同時還有骨關節病變,可發生臂部及膝部的彎曲,不但使身高發生變化,也改變了老人的姿態。
(2)麵部
麵部皮膚皺紋的出現是衰老的重要征象之一。也是衰老的外在表現。有的老人表現不明顯,已到古稀之年卻如40多歲人一樣;有的老人體力、智力還很旺盛,然而麵部卻已衰老,因此可能產生心理上的負麵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麵部皮膚皺紋逐漸地增多、加深。皺紋首先出現在額部,然後在眼角、耳前顳部及口角兩旁相繼出現。一般皺紋的走行方向與肌肉纖維的收縮方向有關,如眼角與顳部的皺紋在兩眼角外側呈扇形放射狀。
此外,由於皮膚彈性喪失,皮膚鬆弛,還可出現眼袋、上瞼下垂等,而上瞼下垂會妨礙老年人的視力。“老人環”是指角膜周圍輪狀混濁,並無自覺症狀,它是衰老的特征。
老人由於牙齒脫落,牙齦萎縮,口腔變形,即使鑲嵌了假牙後也與原來的麵貌不同,下頦與鼻部間的距離縮短。這也是衰老給老年朋友帶來的又一煩惱與缺憾。
(3)體重
60歲以後的老年人,體重逐漸減輕,男性較明顯。這與皮下脂肪的重新分布有關,一般來說,麵部脂肪減少,而腹部和臀部脂肪卻增多。
(4)毛發
毛發脫落也是一種衰老的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毛發逐漸變稀、脫色,變成黃色或白色。
2.增齡伴隨的器官功能改變
(1)循環係統
從醫學角度講,循環係統因老化而導致的功能改變最為重要,許多疾病即是由此而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逐漸加重,冠狀動脈肌層萎縮、纖維化而使內膜增厚,管壁失去彈性而變硬、管腔變窄;心肌肥大和心內膜增厚;心髒瓣膜變硬,彈性降低,甚至發生鈣化。因此,老年人在勞動或運動等負荷增加時,心率增加的速度和心輸出血量增加的程度不如年輕人那樣明顯,使增速的心跳恢複到基礎心率所需要的時間也會延長。
此外,血管彈性下降,內腔狹窄,容易導致收縮壓上升,心髒負擔增大,在外界某些因素,如輸液量多、輸液速度過快的作用下,極易發生心力衰竭。
老年人支氣管及其組織變硬,黏膜上皮細胞減少,黏膜腺退化、萎縮,發生支氣管管腔擴張。
人到老年,由於吸入塵埃已積累較多,肺組織變成灰色。肺泡萎縮,張力減弱,泡壁變薄,易形成肺氣腫。
老年人的肺容量改變不明顯,但是,功能殘氣量增加,生理性死腔增加,肺活量相對減少。因此,當勞動或體力活動量較大時,可出現明顯的缺氧狀態。
由於胸廓僵硬度增加,呼吸肌肌力減弱而影響咳嗽反射等,同時,肺髒的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老年人特別易患肺內感染。
老年人的牙齒磨損及脫落較嚴重,牙病發病率高;味覺和嗅覺隨增齡而降低或喪失;胃、腸、胰腺萎縮,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能力下降,特別是對脂肪的消化能力減弱得比較明顯。因此,如果老人的飲食配膳不當,將引起消化、吸收障礙,影響康複和身體健康。
老年人的肝髒逐漸萎縮,重量隨增齡在減輕。肝髒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白蛋白必然降低而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出現浮腫。由於肝功能的儲備能力低下,肝髒的解毒能力下降,老年人還易發生藥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