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聯軍討董,馬超出謀(1 / 1)

轉眼已過春節,自曹操自徐留起兵已過月餘馬超記得此時正是聯軍出兵討伐董卓時候。真正的曆史上並不是十八路聯軍討董,參與討伐董卓的也就是數得上的為數不多的幾位當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操則屬於張邈軍下;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與聯軍軍糧。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但隻有鮑信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號,如曹操就被授行奮武將軍。此時在馬超再三懇求下求得父親馬騰讓其在軍中曆練,馬騰再三思考決定讓馬超在中軍帳前聽調不得離開自己半步。雖是如此馬超亦是高興不已逢人便說,畢竟在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孩子。

話說曹操的矯詔行至涼州馬騰遂於軍中上下商討是否出師勤王然龐德、梁興、候選等輩皆言“我等曾隨西羌叛亂,雖兵敗被朝廷詔安,可在朝廷和天下百姓心中我等早已被定為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若此時出兵天下諸侯皆以白眼看待吾等,豈不是招人口舌?”

馬超聞聽眾人之言不禁眉頭深鎖不以為然,馬騰此時不缺勇武之將唯獨沒有為其出謀劃策高瞻遠矚之人。馬超下定決心一定要說服父親響應號召出兵討伐董卓遂跨步上前拜倒在馬騰身前雙手抱拳大聲諫到:

“父親,孩兒認為眾位將軍所言不然,雖然我等曾被朝廷視做反賊但當前董卓殘暴不仁、倒行逆施。更在洛陽實行恐怖統治,縱容士兵奸淫擄掠,連皇族、公主、宮人也不能幸免,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已經惹得天怒人怨,此時應大舉義軍旗幟興勤王之師,為天下百姓除此惡魔。”

馬超明白此舉百利而無一害,不但能改變父親在朝廷中的印象更能討得天下人心。曹操,馬超心目中最危險的敵人。就是利用討伐董卓在董卓遷都長安之時孤軍追董賊而贏得天下人的好感,才讓天下大才、良將爭相投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得不說曹操心機之深謀劃之遠。

“主公,大公子之言不無道理,若是待我等驅逐董卓之後朝廷若令眾諸侯攻伐我等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矣!”龐德跨步上前與馬超並列站在一起神情頗為激動,馬超隱隱感覺到龐德身上散發出的氣息,馬超頓感四周壓力大增心想這就是所謂的殺氣吧。殺氣隻有久經沙場嗜殺無數的悍將才會有看來曆史中的龐德亦是不可小覷,並不是那些隻會溜須拍馬泛泛之輩所能比擬。馬超當下心裏盤算討董之後定要從父親手中將龐德要過來,自己若想練就一隻所向披靡的精銳之師龐德可是最佳的助手。

“不然,令明(龐德字)兄所言差矣。”

隻聽帳外傳來一聲,打斷了尚在盤算的馬超尋聲望去隻見一儒雅之士著一身長衫頭紮巾帶身高七尺麵色平和徑直往帳中走來。

”軍師至矣,吾心甚安。家中可都安排妥當?“馬騰麵露喜色,上前抓住此人雙手。

軍師?父親從未對自己說起過此人。自己在軍中已有一月有餘亦從未見過此人,何來軍師之說。

“在下成公英,拜見主公、大公子。”

成公英?不可能啊,曆史上成公英是韓遂的部下怎麼會成為父親的軍師?此人雖然無經天緯地之才但也算得上是飽學之士,出謀劃策不在話下算得上是一流軍師。如若不是韓遂安插在父親身邊的間諜其才可堪大用。

“主公,吾方才在帳外聽得大公子的諫言,分析的甚是透徹,合情合理亦符合時機。我認為我們應該響應矯詔,高舉義旗大興義軍帥虎狼之師揮軍直下。“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