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我國交通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高速公路的發展更為突出,通車裏程從20世紀80年代的0千米,在短短的20多年間,發展到目前擁有近10萬千米之多,而且還會超過,到時必將穩居世界各國之首,這實在是可令國人為之振奮和驕傲的一項偉業。
20多年來我國高速公路事業發展的曆程,既鼎盛輝煌,高歌猛進,又篳路藍縷,驚心動魄,全國千千萬萬的高速公路建設施工者和運營管理者,為之付出了無窮的智慧和才能,無盡的精力和心血,他們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我的同事中,不少人感歎全國高速公路事業發展到今天,還沒有看見有人將這一曆史階段的故事進行生動地講述或記錄,於是,他們對我進行了一番不遺餘力的鼓動和催促。
恰好,自從2011年散文集《東水漣漪》出版後,出於責任驅使和創作欲望,我也正在思考寫一本以“路”為題材的書,自然,同事們的願望與我的思考不期而遇,於是我就動筆了。
幾十年的公路生涯,親身經曆和親眼目睹了周圍乃至全國高速公路人在各種環境和條件下的建設施工及運營管理,這給了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不用筆記,不用采訪,各種素材在腦海裏曆曆在目,記憶猶新,信手拈來。不過,即便如此,本書也並非紀實報告文學,切忌“以事實為依據”或者“對號入座”。
書中雖然少有跌宕起伏,但有艱苦卓絕,也雖然少有矛盾衝突,但有是非曲直。
此書曆經兩年有餘,終於付梓,了卻了自己及同事們的一個心願。在頗感喜悅之際,也感謝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領導及省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長黃祥談,還有方曉東、鍾發林、趙寶明、王輝、鍾遠斌、陳國霖、陳斌、沈錦洪、張中光、何澄平、李文海、陳鄭平、蔡建輝、林榮鬆、賴誌彬、熊向榮、楊明理、翁應忠、姚國芳等等機關和基層太多、不勝枚舉的我的同事們,他們都是積極的鼓動者和催促者。自然,那些多年從事高速公路建設和管理的各市指揮部領導和管理人員,那些參與建設的各施工單位如中鐵十二、十六、十七局集團、福建路橋、四川路橋、閩交集團、山西喜躍發集團等公司有關人員,他們都可能未經商量地充當了我筆下的原型,值此表示深深謝意。
第一次寫小說,動筆之前也得到文學界原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張勝友、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楊少衡、副主席朱穀忠及文友、小小說作家周俊等的鼓勵和指導,同樣真誠感謝。
關於書名,在家征求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我的妻子陳碧花和我的兒子邱路陽的意見後定名,在此也一並致謝。
誠然,書中可能自有舛錯之處,敬請諒解。
邱榕木
2013年11月11日於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