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掩映的溪山大院,座座低層房屋依山而建,順坡而立,顯得格外幽靜恬適,神秘凝重。這裏是南江省省政府機關所在地。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政府8樓一間小會議室裏,宋智明副省長正召集省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總指揮部的幾位副總指揮開會,除研究部署工作外,還宣布了省政府的一項最新決定,即由交通廳廳長楊忠鑫兼任省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這讓楊忠鑫感到有些突然。
此前幾年,總指揮一直是宋副省長自己兼任,至於宋副省長為何不再兼任,在座的人沒有一個人清楚,也不便詢問,宋副省長自己也沒說。
楊忠鑫,不到50歲的本省青甸市海邊人,畢業於省交通學院運管專業。學校畢業後分配在縣交通局運管組工作,由於各方麵工作突出,幾年後便選調到鄉政府任職,從當副鄉長、鄉長、鄉黨委書記到縣領導,直到青甸市副市長。在任副市長期間,還被省委組織部選送去澳大利亞進修企業管理。幾年下來,按照組織部門設定的不成文提拔規矩,倒是一步一步地走來,沒見到有什麼破格或者突擊提拔的跡象,可能算是小步快跑吧,因為他的年齡、文憑、曆練恰到好處,步步跟上。從青甸市副市長升任到交通廳當廳長,至今也已經兩年多時間,對全省的交通工作摸到了門、理出個道來了。
剛才的會議,對楊忠鑫來說有預料也有意外。預料到的是,宋副省長必然會部署今年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的幾項重要工作,他是副總指揮,隻要回去與其他幾位副總指揮一道好好抓落實就行了;意外的是,這次宋副省長不再兼任總指揮了,把這一職位交給他負責,這是他來開會之前壓根兒就沒有想到的事。天上掉下來一頂帽子,副轉正了。雖然,這個所謂總指揮部在省編辦裏沒有入冊,屬於非正式行政機構戶口,但又確實是省政府的一個專門機構,肩負著省政府的交通重點建設責任,而所謂交通重點建設,則其實以高速公路建設為主。
會議結束後,走出宋副省長的小會議室,在靜悄悄的樓道電梯間等候電梯的當兒,楊忠鑫的腦海裏不停地回想著宋副省長剛才的交代。
“忠鑫呀,‘十一五’期間,我們已經修建了3000多千米的高速公路,接著下來‘十二五’還得加倍努力,因為我們省的GDP總量僅處全國平均水平,如果與同樣在東部的沿海省份相比,差距就太大了,基礎設施落後,尤其高速公路通車裏程不多,僅位列全國第15位,這些,你都知道的。”宋副省長對他說。
“還有,我們幾年努力建立起的重點項目建設體製,今後要充分發揮作用並精心嗬護好。”宋副省長又特別囑咐說。
楊忠鑫清楚副省長還有很多話要交代,隻是話到嘴邊不再繼續說而已。楊忠鑫是有悟性的人,當然會明白領導還要強調什麼。
已經當了兩年多廳長的楊忠鑫,不會不知道當前全省交通基礎的狀況。有著13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麵積、3300萬人口的沿海省份,一級路、二級路合計占所有公路總裏程的比例卻不高,高速公路建設起步遲,造價高,至今也僅3000千米,沒有大型港口,交通總體狀況處於全國後半截的位次,這些現狀與沿海省份的地位相比極不相稱。這些著實讓他有些壓力,倍感任重道遠。
電梯從8樓落至底層,他邁出電梯,步出有警衛守護的大樓門口,坐上早已在門口等候的奧迪車駛離溪山大院。徑直趕回廳裏,因為時間還早,未到下班時間,他想抽空召開交通廳和指揮部的處、室負責人會議,立即傳達和研究落實省領導的要求。
楊忠鑫除了用手機給廳辦公室主任掛電話,請他召集好廳和指揮部的處、室及廳屬單位負責人等待開會外,一路上便開始思索從未通盤考慮過的高速公路整體建設的種種問題。
在他看來,當前交通建設項目的首要任務,即重中之重,就是高速公路建設,讓高速公路不斷延伸和形成路網,這是總指揮部成立至今的主業,也是總指揮部日常工作所在,自然,也是今後他自己必須像宋副省長一樣傾注精力最多的事務,隻有這項建設有了突破,才能構成全省交通運輸的主構架,疏通起全省經濟建設的脈搏,為全省乃至於全國經濟建設增添交通的貢獻份額。
當廳長之初,楊忠鑫雖也明白這些肩負的擔子,但從沒有像今天感到如此沉重。
另外,他也在思索著近年指揮部工作及隨車在後的幾位副總指揮情況。
在廳裏,其主要的共事者是副廳長幾位,對於副總指揮卻有著若即若離的感覺,雖然身兼第一副總指揮,但共事的廣度和深度遠不如與副廳長們,起碼少了廳黨組會和廳辦公會的相聚機會吧,昔日,要協調好幾位副總指揮,其權威多少打點折扣。現在開始不同了,作為總指揮的他,完全得協調幾位副總指揮一起,齊心協力、共同奮鬥了。
南江省的交通重點項目建設體製,與別的省大為不同,也可以說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體製。其最大不同在於,建設過程由地方政府負責,竣工後營運由全省統一管理。因此,總指揮部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檢查、督促工程建設,為了突出對交通主業的管理和融資的需要,還設立省高速公路公司,專門負責高速公路收費、養護、路政、監控、服務區等運營,實質性地對高速公路履行著行政和業務的管理,猶如外省的高速公路管理局職能。總指揮部與管理公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副總指揮們在公司分別擔任總經理、副總經理等職務,擔負起公司運行的職責。這種體製是宋副省長幾年前分管交通工作時,沿用他在隆口市進行大規模國省道公路改造時創建的成功體製。
楊忠鑫首先想到的是排位其後的副總指揮林炎景,隆口市人,50歲剛過,中等個兒,架一副眼鏡,略有幾分書生氣,他兼任公司黨委書記和總經理。從東安公路學院路橋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隆口,分配在公路部門擔任技術員,後逐步走上領導崗位,十幾年前調到省裏工作,擔任副總指揮兼副總經理,參與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等交通重大項目的建設,在工程建設管理領域裏,倡導和製定了“標準化施工”的理念和措施,極大地提升了質量管理的保障水平,深得宋副省長的讚揚。5年前,由於原來公司正職退休,經省委決定,由其接任至今。
腦海裏,楊忠鑫還略微“掃描”了一下另兩位副總指揮兼副總經理,即劉選通和陳海科,他們分別負責高速公路施工建設和收費、路政、養護及服務區等運營管理,兩位也都是老交通了。
楊忠鑫對林炎景等幾位副總指揮,還是比較了解的,對他們的工作能力、處事風格、專業水平、性格特點等心中自有一杆秤,因為,別說在同一指揮部裏開會研究,就是他當時在縣和市政府分管交通工作時,對總指揮部的幾位領導既有傳聞又有接觸,主要情況不可能不了解。
溪山大院與交通廳相距半個小時左右路程,要穿過幾條大街,經幾個紅綠燈路口。沿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琳琅滿目的商品櫥窗,一路遮陰蔽日的榕樹,金黃熟透的芒果,對楊忠鑫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此刻,對於城市的模樣,既不想欣賞也無心欣賞,更不是他管的事,自然無暇顧及了。
車已到交通廳,辦公室莊為成主任正站在門口等他。
楊忠鑫以年輕人的性子,利索地一把推開車門,一腳跨出後座,順手回送一把,“砰”的一聲,以恰到好處的力度,將車門關上,徑直往大廳內的電梯間走去。
“楊廳長,廳機關和指揮部機關的處長們都已集中在三樓會議室了。”莊為成邊走邊報告說。
“好。”楊忠鑫應了一聲,又問,“幾位副廳長來了嗎?”他希望副廳長們也來聽聽,盡管他們參與高速公路建設不多,但畢竟是交通事務,不可過於遊離在外,不聞不問。
“除田副廳長去海事局辦事還沒回來外,其餘在家的領導都來了。”主任答道。
“那好。”楊忠鑫點了一下頭。
三樓會議室是楊忠鑫剛到交通廳時重新裝修起來的,不算豪華但能跟上潮流,既作為本機關會議室,又作為全係統的視頻會議室使用。
廳機關和指揮部機關處、室負責人及廳直屬單位質監局、公路局、科研所、設計院等黨政主要領導,合計起來近百來號人,在並不寬敞的會議室裏坐得滿滿當當的。他們提前十分鍾到場,靜候廳長有要事傳達。經過兩年多的接觸,他們都知道楊廳長的行事風格,隻要有領導指示,有重要問題研究,有突發事件發生等,他總是忍不住的,必須馬上找人開會研究,而且還必須是正職參加,如果副職來了,得說明正職去向,說不清楚者,在場的副職和不在場的正職都得挨一頓批評,副職還得離開會場去將正職找回再參加,除非此事與該處確實關係不大。對這,處長們都習慣了。可今天不一樣,處長們似乎預感到不一樣的來勢,會場上,齊刷刷的正職,唯有前排就座的幾位是副的,那是由楊忠鑫當頭的兩個機構的副手們。
因為是臨時召集開的會,沒有主持人,由楊忠鑫直奔主題。“剛才宋副省長把我們指揮部的幾位領導叫去開會,會上省領導對今年交通重點項目提出具體要求,其中最為重點,也是最緊迫的任務是今年底實現高速公路通車5000千米和‘十二五’
計劃內縣縣通高速公路,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定。因此,宋副省長寄希望於我們交通係統的幹部職工,保持‘十一五’期間的奮鬥精神,繼續努力,開好局,起好步,為全省做出更大貢獻。”處長們此時聽得有些驚呆了,且不說其他幾項,就說縣縣通高速公路,足以讓他們瞠目結舌。以前說縣縣通公路、縣縣通油路到縣縣通水泥路,已花了多少年?那是幾十年時間啊!現在要用這麼短時間達到縣縣通高速,這可真是大手筆!
不等處長們回過神來,楊忠鑫繼續說:“省政府還做出決定,宋副省長不再兼任總指揮,由我兼任。這是省政府對我們交通廳全體幹部職工的高度信任,從現在起,我們全交通係統要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一起為完成省政府交給的任務而努力。當然嘍,指揮部的同誌們更應竭盡全力。”說著,楊忠鑫抬起右小臂打了個他那常用的招牌手勢,並且掃一眼坐在左邊幾排的指揮部的處長們,想現場看看處長們是否注意他的講話及對他講話的反應,幸好,有幾位處長很能交流,不但目光與廳長對視上,還點頭會意。其實,處長們尤其是總指揮部的處長們對楊廳長兼任總指揮可能感到有些意外,不過意外歸意外,省裏定下來的事,誰也不會抵觸,這是現時人事製度對幹部培育出來的心態,何況,新任總指揮還是自己的廳長,不是空降的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