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不求榮,滿架圖書成小隱; 身雖近俗,一庭風月伴孤吟。
——清·徐照《自題書齋聯》
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矜燥不平釋,高位終難居。
——清·汪嫈《示兒》
睛窗書卷微塵淨,午夜鬆風鬥室寒。
——清·蒲鬆齡《草廬》
意欲築一土牆院子,門內多栽竹樹草花,用碎磚鋪曲徑一條,以達二門。其內茅屋二間,一間坐客,一間作房,貯圖書、史籍、筆墨、硯瓦、酒董、茶具其中,為良朋好友後生小子論文賦詩之所。其後住家主屋三間,廚屋二間,奴子屋一間,共八間。俱用草苫,如此足矣。
——清·鄭燮《鄭板橋全集》
34、琴棋書畫(98則)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 ——唐·王維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唐·杜甫
堪歎琴棋書畫,虛中悅目怡情。 ——元·王哲
彈南風之雅操,發清商之妙曲。 消遙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 不受當時之責,永保性命之期。 如是,則可以陵宵漢出宇宙之外矣! 豈羨夫入帝王之門哉!
——漢·仲長統《樂誌詩序》
愔愔琴德,不可測兮。體清心遠,邈難極兮。良質美手,遇今世兮。紛綸翕響,冠眾藝兮。識音者希,孰能珍兮?能盡雅琴,唯至人兮。
——三國·魏·嵇康《琴賦》
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晉·嵇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其十四》
蕙風入懷抱,聞君此夜琴。蕭瑟滿林聽,輕鳴響澗音。
——南朝·齊·謝眺《和王中丞聞琴詩》
清音調絲竹,朱弦韻雅琴。
——隋·何妥《樂部曹觀樂詩》
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唐·何延之《蘭亭記》
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唐·王維《酬張少府》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
——唐·王維《竹裏館》
聽琴知思靜,說劍覺神揚。
——唐·楊巨源《上劉侍中》
磷漣清淬兮滌煩磯,靈仙境兮仁智歸。中有琴兮徽以玉,
峨峨湯湯兮彈此曲,寄聲知音兮同所欲。
——唐·盧鴻《滌煩磯》
客來鳴素琴,惆悵對遺音。一曲起於古,幾人聽到今。盡含風靄遠,自泛月煙深。風續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唐·潘緯《琴》
迢遞天上直,寂寞丘中琴。憶爾山水韻,起予仁智心。
——唐·劉禹錫《奉和張舍人閣中直夜思聞雅琴因書事通簡僚友》
茶美睡心爽,琴清塵慮醒。輪蹄應少到,門巷草青青。
——唐·李中《訪山叟留題》
之子期宿來,孤琴侯蘿徑。
——唐·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聞君息蔭地,東郭柳林間。左右瀍澗水,門庭緱氏山。
抱琴來取醉,垂釣坐乘閑。歸客莫相待,緣源殊未還。
——唐·孟浩然《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宴息花林下,高談竹嶼間。寥寥隔麈事,疑是入雞山。
——唐·孟浩然《遊景空寺蘭若》
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鬆風歇。仙人遊碧峰,處處笙歌發。
——唐·李白《遊泰山六首》
長歌吟鬆風,曲盡星河稀。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手舞石上月,膝橫花間琴。過此一壺外,悠悠非我心。
——唐·李白《獨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