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成了國內外輿論關注的一個焦點,成了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一個關鍵詞或者叫熱門詞彙。2003年元旦前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報道,江西一家生產燈籠的工廠在燈籠上寫上“幸福小康” 四個字,因為反映了大家的心聲,生意特別好。元旦戲劇晚會上有一幅春聯的橫批也是“全麵小康”。一位離休老幹部寫詩讚道:“小康企盼數千年,華夏今朝初夢圓;更把藍圖全麵繪,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紀頭20年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是我們中國人的共同心願。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凝聚起億萬人民火熱的心,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的強大生機!
繼毛主席、鄧小平之後,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江澤民同誌在即將結束他總書記任期,把領導重擔交給胡錦濤同誌之前,為黨的十六大做了一個對華夏子孫都有著重大影響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說得非常好:“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是社會主義製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裏程碑。”十六大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而奮鬥。這為全中國人民指明了方向——奔小康、走向幸福的方向。
黨的十六大開幕的信息傳出後,全球71個國家和地區的201家電視台轉播了江澤民同誌在大會上的報告,國外媒體紛紛發表評論和文章,肯定中國取得的曆史性成就,評論十六大的意義及其重大影響。美聯社說,江澤民同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描繪了建設一個更加富裕、更加強大、腐敗減少的中國的構想。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認為,這次會議規劃出中國在新世紀發展、建設的長遠戰略和宏偉藍圖,不僅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對世界未來具有很大影響的一件大事。韓國的主要媒體在報道中大多用漢字標出“注康”二字,並對“小康社會”的內容進行了解釋。俄羅斯《莫斯科新聞》周報說,江澤民同誌領導下的13年是中國曆史最穩定、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中國終於步入了“小康社會”,也就是讓廣大人民豐衣足食。總之,國際輿論認為“十六大具有全球重要性”,“中國可以理直氣壯地與世界對話”,“以符合時代精神的思想並在擁有廣泛群眾的基礎上,把人民共和國領向全球化時代。”
在未來的日子裏,中國人民想的是“小康”,說的是“小康”,做的是建設“小康”。因此,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與我們廣大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不可分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