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最早要溯源到19世紀40年代以後,而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現代化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開始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迄今為止,國內外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研究,主要還集中於近代中國現代化思想及實踐的研究,由於種種原因,對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當代中國現代化問題的具體係統的研究,還十分稀少,每每歎為憾事。本書所關注的則是當代中國的現代化思想發展與實踐探索的艱辛曆程、深層原因、曆史經驗與現實借鑒,這是任何關注中國問題的人們都無法漠視的一個領域,也是一個充滿誘惑與研究潛力的領地。這也是本書研究的價值所在。
本書力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希冀有所發現、有所創見、有所前進。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研究工程,“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讓我們盡力為之,以待來者。由於水平限製,筆力不逮,缺漏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學界同仁不吝指教。
本書係國家“985”工程建設項目(07200701)“中國現代化的思想曆程”(本課題由陸衛明負責)的階段性成果,是西安交通大學政治學係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的成果。具體分工如下:
第一、二、三、四、六、八章及附錄主要由陸衛明撰寫,第五章主要由李秀芳撰寫,第七章主要由沈沛撰寫。課題組的其他成員也參與了本書各部分的研究與撰寫工作,其中孫寶玉參與了第四章的撰寫,王宇穎參與了第五章的撰寫,趙曉宇參與了第一、八章的撰寫,張丹參與第六章的撰寫。全書的整體策劃、大綱設計、統一修改、統稿定稿者均為陸衛明。依仗課題組全體同仁的通力合作,才使本書能順利完成。
在本書的撰寫、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有關領導、教師的熱情關懷,得到了陝西人民出版社李麗菊編輯的大力支持,此外,本書也不可避免地吸取了國內外學術研究的一些優秀學術研究成果,對此我們一並深表謝意。
作者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