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華國發現,敵方被擊毀的飛船裏,全部都是機器人,而且他們趕到前線的飛船越來越多,讓華國不得不對每個艦隊再次擴編艦隊,並加大戰艦的生產,直到擴編到原來的兩倍半,才通過輪戰的方式維持了在星空裏的戰線。期間在大型戰艦的拓展空間內建立了無人飛船的生產線,在戰場上投入了海量無人型號的各種飛船,以自爆對自爆,把敵方的戰線完全壓了回去。
戰爭是各種武器的試金石,華國在一年多的實戰中不停對戰艦進行改造,並以極快的速度讓九大艦隊換裝,很快就在戰場上有了餘裕。高強度的太空戰爭,讓華國整個軍方脫胎換骨,對於戰術運用越來越靈活多變。
不過對方顯然也是一個很有韌性而且戰鬥經驗豐富的文明,與華國相比,唯一所差的大概就是空間技術的應用了。對方現在也在維持戰線,應該也是想弄出什麼其他戰術,或者積攢一大波艦隊進行突襲。
於是第七艦隊的苑修文司令提出了一個比較激進的方案,派出目前能夠抽調出來的兩大艦隊,去到前線後方進行偵查與騷擾,一來可以了解敵人的實力與生存環境,二來華國更為先進的空間技術,更適應這種打法。
2093年苑修文帶領兩個大艦隊開始了敵後攻略,敵方的縱深很深,苑修文在半年內深入敵後二十多個戰略節點,才堪堪發現敵方的聚居中心的星係,那是以一個巨大的黑洞為中心的河係,直徑超過50萬光年。
苑修文在仔細偵查後,將艦隊分開,以無人戰艦群為重心,同時攻擊三個節點,主力則分配為兩部分,圍點打援。
作戰開始後,無人戰艦群以極快的速度就剿滅了節點上的駐軍,並摧毀了節點功能。奇怪的是敵方的戰鬥集群並沒有從前線的方向趕回,而僅僅是從聚居的星係裏派來幾支艦隊,很快在苑修文的指揮下全軍覆沒。
苑修文判斷,敵方的通訊設備並不能跨越他們自己的節點與前方聯絡,而前線艦隊無法知道後方的情況,於是不再客氣,兩支艦隊一分為二,一部分侵蝕敵方的中心地帶,另一部分則沿著敵方的戰略節點一路往前線的方向打過去,讓敵方再也沒辦法對前線損失進行彌補。
這一戰術極為成功,經過大概半年時間,華國的九大艦隊消滅了所有前線的敵艦,占領了幾乎沒有什麼兵力的節點,全部集中到了敵方中心地帶周圍,將這個文明整體壓縮到聚居的星係內,並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從整個戰爭過程來看,敵方的戰術方麵還算應對正常,但是在戰略方麵差得一塌糊塗。華國在完全了解到這種情況後,飛快把敵人分割為九大區域,然後割斷互相之間的聯係,每個艦隊負責一個區域,進行清剿。
敵方的艦隊完全無法理喻,一旦失敗就進行自爆,讓華國隻能逐步推進。這一戰耗時近兩年,華國終於把所有的敵人都清剿完畢,並把地方首腦所在壓縮在靠近星係中心的一個恒星係內。當九大艦隊全部集合在這個恒星係周圍的時候,所有人心中都感歎:“終於要結束了!”
作者按:想看太空大戰的,就請看第三部,第一部就不多說了。另外這個敵對的文明說是敵對也不完全對,日後自見分曉。
華國目前已經正式成為星空中的文明,而且經過一戰之後,在軍事上突飛猛進,日後遇到挑戰,作為種族的守護者,軍隊將會更為強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