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房是鏡江村出了名的懶漢,因平日裏好吃懶做,雖然生了一副好身板,卻窮得啷當響,三十幾歲了,沒有一個媒婆願意給他做媒,更沒有一個女人願意跟他過日子。兼之這人痞氣衝天,村民見之如見鬼魅。平日裏碰著了,都趕緊遠遠地躲開,生怕惹上晦氣。
這一日,老張在王大嬸家的地裏遷了兩條黃瓜,又在李大娘家的地裏拽了幾個辣椒,晚飯總算又有了著落。然而天天青菜蘿卜的吃,口裏淡出鳥來了。他尋思著到哪裏弄點肉吃來吃吃。可是這些年下來,上下鄰居都成精了,各家各戶守護得如同鐵桶似地,哪裏還能弄來肉?
這時,他抬起頭看到了不遠處的鏡江,頓時喜從心來。
於是,他偷偷地拿了老周家正在晾曬的漁網,又開走了老吳停靠在岸邊的漁船,準備到江裏弄條魚打打牙祭。
鏡江村依傍鏡江,這裏的人除了剛出生的娃娃,其他人,沒有不會開船打漁的。老張雖然懶惰,但小時候也跟著老爸下過水,所以,開船還是沒問題的。至於打漁,他隻給父親打過下手。不過,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打漁嘛,不就是那麼回事。他一點也不擔心。
自從老爸十五年前翹辮子,老張已經整整十五年沒打魚了。如今重操舊業,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他按照記憶,來到魚群較多的地方,“撲”的就是一網。然後滿懷期待地將網收上來,結果啥也沒有。
老張不死心,又“撲撲撲”連下幾網。可能今天確實不是打漁的好日子,老張累得筋疲力盡,卻連一片魚鱗都沒見著。
“他娘的!”老張狠狠地一甩竹篙。“一定是老周的漁網不帶腥氣,真他娘的倒黴!”
“對了!不妨去那裏試試運氣!”老張突然想起了父親以前說過的一件事。
在鏡江,聽說魚最多的地方是下遊的左支流,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鏡江的人都不去那裏捕魚,說是那裏鬧鬼!
鬧鬼?老張哈哈大笑,老子這麼大年紀了,什麼都見過,唯獨沒見過鬼,倒真想看看鬼長什麼樣子。
他本來就膽大包天,從來隻有人怕他,哪有他老張怕的人?
因此,老張不管不顧,順水而下,直直朝鏡江左支開去。
鏡江左支,水流很平緩,剛朝前行了一小段,便進入了山澗。
此山名為“兩半山”,鏡江左支從中流過,將整座山分成東西兩半,形狀剛好像臀部,所以得了這麼一個“高雅”的名字。
兩半山雖然不大,卻出奇的高。老張把船開進山澗,偏西的太陽就沒了蹤影。西半山的陰影籠罩山澗,黑漆漆、陰森森的。
怎麼……感覺有些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