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那天下午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這句話來自網絡紅人“叫獸”團隊的作品。燕逐愛看“叫獸”那些充斥惡搞與諷刺的視頻。玩世不恭的“叫獸”將“俗”字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視頻雖然對主流價值觀而言沒有幾分營養,卻比某些條條框框更能帶給人快樂。
燕逐嚐試著用閱讀理解的手法去思考“夕陽下的奔跑”與“逝去的青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這是一個容易引人哀歎的景物。作者借夕陽西下比青春逝去,用奔跑體現青春活力,哀歎青春終將消逝。借助網絡再向深一層挖掘,燕逐發現,“夕陽下的奔跑”出自倭國動漫《銀魂》“在夕陽下奔跑的衝動才是年輕該有的”;“那是我逝去的青春”是對熱播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吐槽。
許多人的青春是在倭國動漫的陪伴下成長的,這是真實的青春。
電影中的少男少女或出於富貴人家、或流連於不良黑幫、或貌美如花學業有成、或英俊瀟灑溫柔體貼,再來幾劑不治絕症、出國分離、三角戀調味……那是極少數人的青春,也是大部分人幻想的青春。
由於這少數人青春的大肆渲染,大部分人開始質疑自己的青春,或絕望沉淪無病呻吟,或拿著長輩的資助,用名牌消費品粉飾生活。“叫獸”調侃式的一語,何嚐不是痛打那些虛妄做作的青春;這樣一支惡搞無厘頭的團隊,何嚐不是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講述著人生。
做完這篇閱讀理解,在夕陽下跑道上奔跑的燕逐已經從第一梯隊跌落到倒數第一梯隊。
“我是不是可以爭一下冠軍?”
“有名次就行。”
“中間吧,中庸之道是傳統的精華。”
“……不墊底就行。”
燕逐自發令槍響起後,不斷地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地調整著目標。現在身後還有兩人,可見最後一次調整,非常理智與冷靜。力保倒數第三,力爭倒數第四,不屈不撓、穩中求進。
那隻倒數第二並不甘現狀,奮起直追,燕逐聽著他在身後急切的腳步聲和大口大口的喘氣聲,心中大怒,小樣,你死也要拉個墊背的?兩人為了不成為對方的墊背,在最後半圈的道路上展開了瘋狂角逐。
燕逐雖覺得自己有所餘力,可長期缺乏鍛煉,呼吸係統報了警。鼻子不暢通,隻得張口吐納,喉中宛如針紮。眼看終點處已有不少捷足先登者,心急如焚,忍不住在彎道時一腳踩草坪一腳踏跑道,想要投機取巧。跑道旁學生會的維紀人員立刻發出警告,燕逐暗罵一聲相煎何太急,縮回了腳。
涕泗橫流地奔完了最後一程,終於沒有讓身後那人超越,成績也很快出爐。
燕逐情不自禁地瞥了一眼名次。居然是倒數第四,原來有一個逃兵半路棄權使他的長跑水平飛速上漲了一名。胡勇華脖子上掛著一串金銀銅牌,安慰躺在草坪上大口喘氣的燕逐:“小夥子還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