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遭人妒是庸才,嫉妒七夜大的人太多了。他們不敢明著來,隻會背地裏使些陰謀詭計。七夜大也是不堪其擾了吧,才會出一番這樣的話。
不過更讓我驚訝的是,大大居然這部書有三百八十萬字。
三百八十萬字,現在最長的武俠應該是孟應龍先生的《刀縱橫》了吧。我回家數了一下,《刀》才一百零七萬字。大唐足足比它多了三分之二還多。
……
不過書真的很好看,高潮迭起,人物刻畫傳神。最喜歡寇仲,玩世不恭,幽默有趣,樂觀豁達,心胸寬闊,仗義行俠,正是我心目中的豪俠風範。”
相對於悠遊夏的專業,底下的回複就顯得太“業餘”和“不務正業”了。
“一樓:悲傷,悠遊夏妹紙居然是七夜的腦殘粉,伐開心。七夜你出來,我要和你單挑。”
“二樓:樓上的,單挑的時候叫上我。讓他單挑我們兩個。”
“三樓:二樓好無恥,不過我喜歡。單挑的時候叫上我。讓他單挑我們三個。”
“四樓:……”
然後,讓悠遊夏又好氣又好笑的事情發生了,大家居然在她的帖子裏玩起了隊形。
除了悠遊夏,作為最活躍的龍頭會員番茄炒蛋也不甘人後,發表了自己的長評。
“我一直都以為自己很高估七夜了,看過大唐才知道為什麼我隻是個凡人,而他是名滿下的作家。
《大唐》一部與眾不同的武俠。
首先,他的雙主角。眾所周知,雙主角是非常難以駕馭的一種模式,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情況。現在最經典的武俠裏,沒有一部是雙主角,就可以看出它的難度。
七夜並非一般人,在別人眼裏很難駕馭的雙主角,他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其次,這本的結構。這本書既是武俠,它具備武俠所有的因素。同時又是網絡。
它是網絡,不隻是因為它在網上連載。而是文筆和結構都和網絡一模一樣。
文筆上,就是“古今夾生飯”,古人現代人的話,用現代才有的術語。
什麼“一世人兩兄弟”之類的,是現代廣東(嚴格來是香港)才有的“俗語”。這種情況在網絡中非常常用,也很受大家歡迎。
在武俠中這種用法也有出現,一般使用這種文筆的多是詼諧流武俠。
然後就是結構上,網絡和紙質的不同在於,它要一一的連載。為了吸引人氣,留住讀者。網絡作者們會絞盡腦汁的設計懸念。
高水平的網絡作者,幾乎每一兩千字都會有一個高潮,每一章的結尾都會留下一個懸念。
現在大唐才隻更新了十一章,就已經設置了竊取《長生訣》、石龍大戰宇文化及、巧遇傅君婥、縣丞設計禽二龍、再遇傅君婥、傅君婥之死等懸念。使大家欲罷不能。”
番茄炒蛋的書評比悠遊夏的書評專業了太多。悠遊夏稚氣未脫,她的書評夾雜太多的個人情緒。而番茄炒蛋的書評就事論事,論點論據齊全,顯得更加專業。
所以他的書評回複數量雖然沒有悠遊夏的多,但質量要高出太多。
“一樓:大唐雙龍傳真的有那麼好嗎?我讀書少,番茄大大你別騙我。”
“二樓:樓上的,居然敢懷疑七夜大,佩服你的勇氣。”
“三樓:番茄大大一如既往的專業,短短十一章就分析出這麼多東西。膜拜。”
“四樓:雙主角模式,為他人所不敢為。隻憑這一點。隻要這本書不是太差,我就支持到底。”
“……”
“二十五樓:番茄的話道我心裏去了。《大唐》真的太好看了。欲罷不能。我恨不得時間過得快一點,馬上就到明年。直接看大結局。”
除了他們兩位,其他書友也紛紛發表評論。有灌水的,也有真來討論的。
大唐一出誰與爭鋒。這本來是白文裏最常用的一句話,但用在這裏再恰當不過。大唐真正的是一覽眾山。
短短一個時點擊就超過百萬,推薦兩萬多,收藏更是一口氣漲到了四十多萬。別縱向,整個網文圈還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至於什麼熱搜榜、圍脖頭條什麼的,更是不在話下。
這個成績簡直讓一眾網文作者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啥時候自己也能這樣就好了。不,能有他一半就滿足了。
而正被無數網文作家羨慕的朱子清本人對這個成績卻一點都不放在心上,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正在美帝的談判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