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影響大我知道,但也沒有你的這麼誇張吧。”朱子清有些不信的道。
“誇張?一點都不誇張。你知道國家準備投資多少錢嗎?”不等別人回答,陶應雙伸出一根手指:“一萬億,整整一萬億啊。”
一萬億,朱子清楞了一下。記得前世才花了四千億,怎麼到這裏就變成一萬億了?
不過他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前世這項工程是在年確定的,那時候還沒有生通貨膨脹,錢還很值錢。當時的四千萬購買力不比現在的一萬億差。
雖然是兩個世界,可有些規律是相同的。現在已經是1年,折算下來這一萬億也就相當於年的四千億。
“西氣東輸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你知道能提供多少工作崗位嗎?少也有幾百萬。我這麼你肯定不信。我給你算一算你就知道了。”
朱子清當然不信,可聽陶應雙信誓旦旦的的樣子又不像做假。他也來了興趣,到底他是怎麼計算這個人數的。
“西氣東輸施工隊需要大量工人吧。工程建設需要大量的材料,生產這些材料需要大量的工人吧。材料運輸,激活了運輸業……”
“不能把西氣東輸當成一個單獨的工程來看。要完成這個工程,需要無數外圍企業獻策獻力……”
“這是個百年工程,對材料的要求很高。想當供貨商,就要對現有的生產設備進行升級。以往他們也想升級,隻是投資太大回本期限長,沒人願意出力不討好。
現在不一樣了,這一萬億裏麵一半都要用在材料采購上。幾千億砸下來,足夠國內基礎工業完成升級改造……”
“基礎工業升級了,以前國內生產不了隻能依靠進口的材料,就可以買國產的了。國產肯定比進口便宜,又降低了其他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
“一旦西部然氣輸送到東部。輸送到全國。還會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
陶應雙一條一條的講解,朱子清嘴巴越長越大。他著實想不到一個西氣東輸的牽扯居然如此之大。
“可以,西氣東輸工程用一萬個億撬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現在你不覺的我誇張了吧。”
朱子清依然不敢相信他的是真的,把目光轉向老人。希望從他那裏找到答案。可是老人一臉平靜,沒有表露任何看法。又把視線轉到林寶兒身上,隻見她重重的點了點頭。
“這……這……”朱子清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震撼。
完之後,陶應雙見老人依然無動於衷,心中歎了口氣。他畢竟姓陶。不可能違逆老爺子的意思。能幫朱子清做的隻有這些。
“子清啊,你是個文化人,書寫的好。祖爺爺有件事想請你幫忙。”老人完全無視了陶應雙,和藹的道。
朱子清懵懂,沒感覺出來異樣。可陶應雙卻隻感到徹骨的冰寒。
“祖爺爺有什麼用的到我的地方盡管,我保證盡全力去做。”
“對於你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想讓你寫一部書,祭奠一下我的老夥計。”也許是想起了生死兄弟,老人渾濁的眼睛裏滿是悲傷。
“這是我的榮幸,我一定盡全力去寫。但先您要把當年生的事情講給我聽。”
於是,陶護國給朱子清講述了一個‘兵痞’和書生的故事。‘兵痞’是農民出身的革命家。書生是大學生。在北極熊家留過學。
‘兵痞’靠戰功當上了軍事主管,書生學成歸國之後被分配過去當政委。兩個人從摩擦不斷到相處融洽,再到配合默契。是換命的交情。
可命運就是這麼的具有諷刺意味,建國後‘兵痞’一心想留在軍隊,卻被迫由軍轉政,在地方政府任職。
書生胸有溝壑,想去地方政府大展拳腳。卻因為在北極熊家留過學,對北極熊非常了解,被派遣到北部鎮守邊疆和北極熊打交道。
後來國內政壇動蕩,‘兵痞’不懂自保被迫害致死。那些政治家們也知道邊軍一旦出問題國家就完蛋了。所以動蕩並沒有波及到邊軍。書生是鎮邊將領,躲過一劫。
書生知道‘兵痞’死亡後,生怕兄弟的家人也遭到迫害,趕緊把他的家人也接到了自己身邊加以照顧。
可惜。他去的時候為時已晚,‘兵痞’家隻剩下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躲過一劫。書生把這個孩子帶回家撫養,視若己出。
書生就是陶護國,‘兵痞’就是林開山的父親。那個逃過一劫的孩子就是林開山。
故事講到這裏已經結束,可是朱子清試著往下續接了一部分。
政治動蕩結束後,在陶護國的努力下。林開山的父親被平反。林開山和陶安平也相繼進入軍政兩屆展,慢慢的展成了現在的陶林政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