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殺青(1 / 2)

再多的爭辯和解釋,都比不過事實來的有用。什麼叫事實?朱子清演講現場視頻就是事實。

當視頻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暫停了爭吵,打開了視頻。

毫無意義的爭吵了這多,他們都迫切的希望在視頻裏找到證據打敗對方。然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支持者、反對者、中立者都不話了,就好像集體中了沉默術一樣。

所有的人都知道,不是大家沒話,而是要的太多,一時間不知道怎麼開口。

沉默隻是一時的,很快就有人忍不住站了出來。

先是作家漠北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公開道:

“求同存異,此言大善。因經曆、性格、生活環境等的不同,每個人對《論語》的理解是不同的。這句話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尤其是在文學領域,不合我意著即為異端邪,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千年。包括到現在,依然如此。這種非此即彼的思想實在有違我傳統文化的寬恕忍之道。

今,朱子清在他的論語心得演講中次對這種狹隘的思想了不。並提出求同存異的觀點。這種胸懷讓我即敬佩又汗顏。他是真的在以實際行動踐行孔子的‘仁’者之路。”

無獨有偶,時評專家******也在公開才場合道:

“前人對《論語》的解讀並不是錯了,而是跟不上時代。朱子清在他的演講中對前輩們的注解提出了質疑。正常的做法,肯定是完全否定前人不同的看法,抬高自己。可是朱子清沒這麼做。

在質疑前輩之前他先做出了聲明。前人的注解並沒有錯,是符合當時的社會關係的。隻是時轉世移,社會關係生改變,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他們的注解,存在太多的謬誤。

人的思維方式受到時代的限製,具有時代的局限性。我們亦是如此,安知百年之後我們的注解不會被後人認為是謬論。

而且。在否定某個前輩的注解之前,都會提前向那位前輩道歉。這種謙虛誠懇、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我輩學習。

正是缺少了對他人的認同,這個世界才會多出那麼多事端。”

他們兩人雖沒有直接點評演講的內容如何。而是從側麵讚美朱子清的胸懷。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是認同朱子清的觀點的。

有人帶頭,其他人也不甘寂寞,開始在公開場合表自己的看法。雖然稱讚的人變得多了,但反對者依然占多數。

對此。朱子清一點都不著急。任何一種新心思想被人接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太多的先進思想,都是等到幾十數百年之後才興盛起來。

他也沒指望大家看過視頻就全都變成他的擁躉,那太不現實。隻要能感染一部分人,給更多的人帶來思考,就是勝利。

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他的想法。而他,最不缺的恰恰就是時間。

把該做的做完,朱子清就安靜下來過起了正常學生的生活,每上課。泡圖書館。

林寶兒在學校,他就去租的房子過二人世界。林寶兒去忙公司的事情,他就回宿舍和舍友們一起玩耍。

盡管他想表現的一如平常,但他的生活依然生了變化。同學們看他的眼神變了,多了一絲敬仰,也多了一分疏遠。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艾建閣經常找他交流《論語》心得。他並沒有多想,隻以為艾建閣單純的想了解後邊的內容。

既然開了頭,後續的內容他也沒準備藏著掖著,早晚要集結成書出版的。現在艾建閣想知道告訴他也沒問題。

他並不擔心艾建閣會侵占他的著作,像這種牽扯到思想領域的著作。前後文關聯是非常大的。

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證據,查看一下前後文就知道到底是誰寫的了。而且他也相信以艾建閣的為人也不會做這麼無恥的事情。

至於提前泄露書的內容影響銷量,那更不擔心了。

此類書籍即便大家知道了內容,該買的依然會買。甚至。因為傳播範圍廣了,原本不願意買的也會走進書店。

這樣平靜而又充實的生活持續了很多,除了偶爾觀察了解一下大家對視頻的最新看法,朱子清幾乎不管別的事情。

這,下課之後他沒有去圖書館,林寶兒今晚上會回來。所以他要早點回房子。

先去市買了點新鮮蔬菜,回到房子就準備去廚房做飯。朱子清不是老饕,但前世一個人生活那麼久,也會做不少菜。

以前大多數時候都是做給自己吃。同居之後,隻要沒事他就會一展身手,做愛心餐點給林寶兒吃。

剛到廚房,就聽到手機響了起來。一看來電號碼,楞了一下。王誌博,他打電話過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