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講(2 / 2)

“因為第一排坐著的人把我嚇住了。二三十個我隻能仰望的前輩坐在那裏。讓我感覺鴨梨山大。”

把會場的氣氛活躍起來之後,朱子清開始和旁聽的諸位前輩打起了招呼。隻是他打招呼的方式有些特別。

“今是我第一次開講座,就有這麼多前輩過來。不知道你們是來捧場的還是砸場子的,我心裏沒譜啊。當著這麼多前輩的麵講《論語》。這是一個挑戰。希望一會我能挑戰成功。”

畢竟今是自己的主場,朱子清也不想把自己搞的低三下四的。再,就算他拉下臉狂拍馬屁也沒用。

文人之間還是要靠真才實學話的,溜須拍馬那一套並不實用。所以他隻是略微吹捧一番就打住了。

“言歸正傳。今大家是來聽講座的,閑話我也不多。接下來咱們就直接進入正題。”

朱子清那一番插諢打科把他和大家打成一片。給大家留下了不錯的印象,讓人覺得。這個人還不錯。

印象好了,對待他的態度就好了很多。至少不會故意搗亂。所以,當朱子清講座開始的時候,台下頓時安靜下來。即便有聊的,也盡量壓低了聲音,不影響到周圍的人。

“今我要講《論語》,就不得不提什麼是論語。書上給的定義是,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籍。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但又不僅僅如此。《論語》書儒家文化的核心,而儒家文化又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由此可知,《論語》在中國文化中占據多麼重要的地位。”

“所以,要研究中國文化,就不可不研究《論語》。不讀《論語》,就稱不上了解中國文化。今我就把自己在《論語》上的一些心得講出來和大家交流一番……”

以上的話,都是朱子清自己想出來的。都是大眾化的總結,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接下來,他就開始搬運前世南懷瑾大師的著作了。

“不過,《論語》過於深奧,我的講述隻是因時因地的一些知見,並無學術價值。況且“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更談不到文化上的分量。”

“今古學術知見,大概都是時代刺激的反映,社會病態的悲鳴。誰能振衰補敝,改變曆史時代而使其安和康樂?

端賴實際從事工作者的努力。我輩書生知見,遊戲文章,實在無補時艱,把它當成解悶消愁的遊戲之作就行了。”

“至於孔子學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隻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

後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這是宋儒陳同甫先生的精辟見解,今特意出來和大家共勉……”

就在這時,前排的一個學生未經允許突然站起來大聲道:

“你的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話,我們想聽的是你對論語的獨特見解。既然你了那麼多都沒有自己的想法,那我提個問題吧。不知道你對‘文學革命’有什麼看法?”

這個學生突然站起來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快。明白人都知道,朱子清的講座這才剛開始,一些總結性的話引導話題在正常不過。

他的話明顯有雞蛋裏挑骨頭的嫌疑。而且他在剛開始的時候就站起來提問,也有打亂朱子清思路,故意誘導話題的嫌疑。

反應快的,如肖勁光、魏知行,第一時間就想到:難道有人要搗亂?

可是大多數同學不知道啊,他們根本就不會想那麼多,隻以為確實如此。因為朱子清的他們都知道。還有些唯恐下不亂的更是鼓起了掌。

艾建閣一臉陰霾的盯著這個學生,如果眼神能殺人,這個學生已經被千刀萬剮了。

也難怪他這麼生氣。眼見朱子清掌握了主動,講座也順利進行,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去。可誰知道馬上就有人鬧出了這一出。

如果是外來人鬧事也就算了,可這個一看就是他們學校的學生。

此刻,如果不是大庭廣眾之下,他真想抓住這個學生質問。在學校這幾年你學到了什麼?知道校訓是什麼嗎?知道什麼叫團結友愛嗎?

可惜,現在他不能這樣做。隻能在一旁幹著急。

台上的朱子清深深了看了這個人一眼,突然笑了起來。(未完待續。)

ps: 晚上六點半還有一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