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勉勵(3 / 3)

“《文化苦旅》已經收錄了二十篇文章。不知道後麵還有沒有?”

“還有十幾篇正在整理,最終估計不會過四十篇。”

《文化苦旅》不算前言、開篇和結尾總共三十七篇文章。朱子清當然不會把話的這麼死。隻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範圍,反而更容易讓人相信。

“真是讓人驚歎的傑作。在《時代》上看到你要寫一部散文集的時候,我還擔心你步子邁的太快。結果你做的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好。”

當初朱子清在接受《時代》采訪,要寫一部《文化苦旅》散文集的時候,唱衰的人不要太多。都認為以他的積累寫出一兩篇沒問題,但還不足以寫一部散文集。

可是很快朱子清就用實力反手給了所有人一記耳光。隨著他旅行的腳步,差不多每隔十都會有一篇散文誕生,這種情況一直堅持了七八個月。

到現在,這部被命名為《文化苦旅》的散文集已經有了二十篇文章。在實力麵前。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除了這些散文之外,朱子清還寫了兩部長篇。至此,再也沒有人拿閱曆和積累事。

“寫一部這樣的散文集是早就有的想法,為此我準備了很久。隻是以前沒有機會去完成。接受采訪的時候我的本意是親自到那些前人生活過的地方尋找靈感,並沒有想著當時就動筆。”朱子清又開始編造謊言:

“我自知自家事,積累和文學素養都不足以駕馭這樣的散文集。準備把感悟記錄下來,等到了大學接受係統的教育之後在慢慢的整理成文章。”

道這裏,朱子清故作羞愧模樣。

“哪知道還是修養不夠,急於證明自己倉促行文導致文章寫的不盡如人意,圖惹人笑。”

艾建閣麵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歎息一聲道:“流言害人,流言害人啊。”

“你後麵幾篇文章出來之後我就覺得遠不如《陽關雪》寫的好,當時就想到你可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急於證明自己。現在看來我猜的沒錯。”

道這裏,老人可能害怕朱子清再受刺激。轉而安慰道:

“你也不要失望,那些文章比起《陽關雪》雖有不足,但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文章,誰敢嘲笑你。不過我希望你剩下的那些文章不要著急寫,先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等覺得積累夠了在動筆。”

“謝謝院長。我也是這麼計劃的。”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雖然這部作品拓寬了散文的寬度,對中國文化展影響巨大。但其整體的文學性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了《陽關雪》、《道士塔》、《莫高窟》等幾篇最經典的文章,其餘的都不是最拔尖的。

朱子清優先搬運的都是那些存在不足的,經典的準備留到最後再。所以才有了這一段對話。

接下來兩個人又交流了一些寫作方麵的知識,當然基本上都是艾建閣朱子清聽。

雖然近一年來他有感於自身能力的薄弱,惡補過一段時間。但在這位文壇前輩麵前還是隻有聽的份。

直到色微黑,艾建閣才放他離開。臨走時候還一再告訴他,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來找他。(未完待續。)

ps: 新一卷三章過度章節,可能會很枯燥無味。不過過度總算完了,明開始進入劇情。順便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