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清!
這個名字再次高懸榜單位。對此,沒有人感到驚訝。五輪第一的獲得者,拿到最後的冠軍是眾望所歸的事情。唯一的問題是,他的這個獎到底有多少水分。
“對朱子清拿到最後的冠軍一點都不奇怪,憑他在前五輪表現出來的實力。拿冠軍對他來猶如探囊取物。可是十七個時的創作時間讓這個冠軍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這文賽史上水分最多的一個冠軍。因為它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就問一句:朱子清,這個冠軍你拿的心安嗎?”
名單公布之後,網上再次熱鬧起來。大多都是質疑這個冠軍的含金量,也有部分人為其他九位選手打抱不平。
獲得總冠軍,是朱子清的意料之中的事情。《變形記》的經典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征服評委絕對沒問題。大家的反應,他也毫不意外,早就已經做好被罵的準備。
但他一點都不著急。他在等,等作品公布。他相信《變形記》絕對能扭轉大家對這件事的看法。
抱著同樣想法的還有樊浩瀾,最近大家的非議也讓他《文解字》雜誌總編的位置岌岌可危。他也沒想到,自己出於好意的一個想法居然惹出了這麼大的麻煩。現在隻能寄希望於《變形記》能打動所有人。抵消大家的反感。
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味的反對,還有部分清醒的人表了看法。
“再沒有看到作品之前,對此事不予評論。”
“根據文賽臨時補充的比賽規則推斷,朱子清這篇文章應該很長。如果真是如此,還情有可原。具體情況且等兩個時之後再。”
兩個時很快就過去了,文賽組委會準時的把所有文章貼到了官網。無數的人蜂擁而來,點開了最上方的用金色字體標注出來的名字。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大家沒有去看文章的內容。而是關心起了字數。
個十百千萬,字數上萬了。萬位是三,千位是四。這篇文章居然有三萬四千多字。
不懂的還沒什麼。懂行的人看著這個數字一時間有些恍惚起來。十七個時,三萬四千字。連構思帶寫作,這要多高的才華才能辦到這樣的事情。
但不管是懂行的還是不懂行的,看到這個字數之後。在去看了看其他作者連五千都不到的字數。對朱子清延時的事情就多了一分理解。
當看到這部作品的內容之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變形記》,描述了格裏高爾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情節。揭示人與人之間表麵上親親熱熱,內心裏卻極為孤獨和陌生的實質。生動而深刻地揭露了現代金錢至上觀念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這是評委給的評語。
朱子清並不是完全照搬原文,他略微變動了一下故事生的年代,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了現代。要做到這一點這並不難。《變形記》並沒有明顯的年代標誌,隻要稍微改動幾個細節就可以了。
年代的改變必然也使內涵生了變化。原來的《變形記》是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冷漠。挪到現代之後,就可以理解成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導致人性的缺失。
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經典程度。反而因為緊跟時代特色,更容易被現代人理解和接受,也更能獲得大家的共鳴。
《變形記》沒有辜負朱子清對它的信任,成功的扭轉了大家對他的看法。再也沒有人質疑總冠軍的含金量。而文賽組委會前幾公布的考試時間新規則也被所有人所認可。
它的出現,在文壇引起的動靜猶如八級地震。很快,無數作家和文學愛好者通過各種途徑表了自己的賞析。
“在朱子清冷漠的筆下所呈現的灰黑色的世界裏, 拜金主義腐朽的精神內核已經不知不覺滲透到人性的各個角落。格裏高爾深沉的哀怨凝結在他們最後現它時眼前幹癟的甲蟲屍體。又在文末“他的妹妹第一個跳起來,舒展她充滿青春活力的身體”中化為一聲無聲的歎息。”——作家杜繼陽。
“人性的扭曲和分崩離析由於想象而有了成長的空間。這部象征主義的構得相當完美。讀完《變形記》,心情有難以抑製的壓抑,但卻沒有噴薄而出的怒意。它透過字裏行間所滲透出的精神內核,讓我們更深的了解到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更清晰的剝離出人性的複雜。”——作家方濤。
“這是一部有別於朱子清以前所有作品的作品,是表現主義的經典之作。他荒誕的故事下隱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狀態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獨、絕望情感的折射。哪怕到了現在我都不敢相信,如此深沉深刻的作品居然出自一位十八歲的少年之手。”——文學評論人馮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