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花兒,人們隻驚羨它現時的美麗。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水,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第一節 思想準備
“緊張——刺激——嚴肅——好奇——”
提起參加軍訓,許多同學會想到這些字眼。但是,對於自己為什麼參加軍訓,以什麼樣的姿態參加軍訓,軍訓學什麼,怎麼學,知之甚少。還有一些同學對參加軍訓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可有可無,參加也行,不參加也行。
種種現象表明,同學們在正式參加軍訓前,首先應當了解軍訓的目的和意義,做好思想準備,端正態度,提高認識,牢固樹立拚搏精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軍訓作為學生的必修內容,“不預”豈能修成?學生軍訓活動是一項十分嚴肅而又複雜的係統工程,不僅需要學校有關部門事先做好謀劃統籌,部隊施訓單位認真製定訓練計劃,而且參訓學生也需認真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
山沒有懸崖峭壁就不再高大險峻,海沒有驚濤駭浪就不再波瀾壯闊,河沒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寬廣壯美,人生沒有挫折磨難就不再輝煌燦爛。如果你沒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征服困難的勇氣,就不會有大的收獲,更不可能成為緊張軍訓中的佼佼者。
同學們參加軍訓,首先要做好思想準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去理解。
一、學生為什麼必須參加軍訓
對學生實施軍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規定的任務,也是學生應盡的義務和社會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七章第四十二條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各級各類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或者在有關課程中增加國防教育的內容。軍事機關應當協助學校開展國防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三條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等等。
由此可知,學生參加軍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必須那麼做”的事情,因為既然是法規就帶有強製性,就應毫不猶豫、堅決照辦,否則就是違反法律。所以每個學生都應當把參加軍訓的行動建立在“自覺守法”的思想基礎上。這是我們對軍訓首先要明確的態度,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準備。
二、學生軍訓的意義
(一)學生軍訓是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的戰略性舉措。國防教育本來就是以全民為對象的綜合教育,不落實到“全民”,國防教育就達不到為“強民興國”奠基的目的。而對學生進行軍訓,就能使國防教育實現“從青少年抓起”,使國防教育真正走向“全民”。
(二)學生軍訓是推進中國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目前在中國的大中學校中還存在著 “應試教育”傾向,造成了一些學生“高分低能”、知識麵窄、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創造能力弱等問題。國家有關部門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對策。而對學生進行軍訓,正好滿足了新形勢下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一段時間的軍訓,其作用絕不僅僅使學生們掌握一些基本的軍事知識,還能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麵,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提高其身體、智力素質,培養他們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觀念。軍訓中有規律的生活,緊張的訓練,嚴格的紀律約束,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形成受益終生的良好生活習慣與工作作風。尤其要看到,現在的中學生和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一向被家庭寵為“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陽”,客觀上都有吃苦能力差、自護自理能力弱、依賴心理強等特點。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做多方麵的努力,而對學生進行軍訓,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手段。大量實踐已經證明,嚴格集中的軍訓生活,能顯著激發學生們的自我生存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這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起來,勇敢地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擔當起未來振興國家和民族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