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淩厲,寒氣逼人。
一月中旬,正是嚴冬席卷大地之時,一陣北風呼過在這個安靜祥和的小村莊中,來往的村民都裹著厚實的粗布衣和竹藤鞋行走在直通臨城的小路上,淒冷的寒風讓他們的臉頰幹裂而又通紅,不少人連臉上都戴著一團圍巾,隻剩下一雙眼看路。
這些形形色色的路人大抵都是一些小商販和進城謀生的村民,這個有近乎百戶人家的小村名為陰山村,顧名思義,周圍四麵環山而且陰氣騰騰,所有來往此地的外地人初來此地都會不太適應,時間久了,也自然習以為然了。
陰山村主路直通南州的青元城,這青元城總占地百裏有餘,是一座不小的邊城,附近幾座村莊都是以它為中心在這裏生活了千百年。
原先的青草苔蘚磚作成的小石屋頂上早已被白雪掩蓋,寒氣透過微弱的燭光化為一道道青煙,陰山村的夜晚,是寂靜的。
村口的柵欄棚裏為了防止積雪便早早的被堆滿了幹草,棚中的牛羊也在黑夜中縮著身子依偎在幹草堆旁,時不時的發出一陣陣憨叫聲。
“
嗚……嗚……嗚……”
一聲淒涼的叫聲打破了這個安靜祥和的小村莊。
村口的頭間小石屋是這村中的王鐵匠的住所,起先他聽到叫聲時,還以為是牛棚中發出的叫聲,隨著叫聲不斷的想起,他才確定這是一個嬰兒的叫聲!
大晚上的,誰家的孩子會在這家門前哭泣呢?
他有些疑惑,又有些害怕,便伸手推了推剛喂奶熟睡的妻子。
“孩兒他媽,你聽,這是什麼聲音?”王鐵匠小心的說道。
妻子聽到嬰兒叫聲後,旋即一震,與丈夫二人交談片刻之後,走到門前打開門後,便發現了繈褓中的嬰兒。
兩人一驚,果然如此,便四處轉頭尋找放下嬰兒的人。可惜,那人早已離去。
燭光下的嬰兒顯得唇紅齒白,美膩的像是一個瓷娃娃,妻子看到嬰兒憐愛萬分,剛好自己幾月前生下長子,便請求王鐵匠收留這孩子。
王鐵匠緊鎖眉頭,點頭答應,平時老實熱情的他,在村裏的口碑極好,何況這孩子天生可憐,剛出生就沒了爹娘,便決定撫養這孩子。
妻子小心翼翼的喂養了繈褓中的嬰兒,小不點立刻乖巧的不哭了,這讓王鐵匠夫婦高興不已。
“以後他就是羽兒的弟弟了,就叫他恩兒吧,以後要教他識字念書,將來一定要比我這個鐵匠要有出息!”王鐵匠喜笑眉開的說道,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他的孩子日後要比他這個當爹的過的好。
“王恩,恩兒。”妻子邊念邊把孩子抱到王羽熟睡的身旁,且又小聲念叨:“羽兒啊,從今天起,他便是你的親生弟弟了,日後也要多照顧照顧他。”
這一天,對於村裏的其他人來說,是與往常一樣平凡的一天,但對於王鐵匠夫婦來講,是不平凡的。
第二天,白雪紛飛。
王鐵匠早早的起床,與村民寒暄幾句後便走到裏石屋不遠處的鐵匠鋪中預熱火爐,這塊地方是他祖傳留下來的,世代相傳的鐵匠手藝讓他能在青元城中換取不小的收入,經常捶打鐵器也讓他的身子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正所謂百煉成鐵,千煉成鋼,一把上好的鐵器,不僅在淬火和鍛煉上要下功夫,更要在鐵塊的篩選中仔細。王鐵匠伸出有力的臂膀,將一塊長柄鐵料放進狹窄的火爐中淬火,待到鐵料通紅時,便拿出專門製作的鐵錘一次次的敲打著鐵料,鐵料隨著王鐵匠的錘子下一次次的扁平和平滑,每一次敲擊都會飛濺出火星。
平凡的日子總是飛快,就像是一瞬間,八年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