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偉大的鄧老同誌的帶領下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這在當時可是稀奇的事情,畢竟,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經濟給老百姓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突然打開國門,看到外麵五彩繽紛的世界,自然稀奇得很。
幾個大門戶諸如上海,深圳,廣州都成了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賺的盆滿缽滿。老百姓們看到這錢賺的這麼容易,都一個個打起了“下海”的注意。立誌成為“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
我的爺爺也不例外,同樣的,他也想過人上人的生活,也想“封家”重新的強盛起來。好吧,說到這裏,就有必要說說我們家的一些情況了。
我姓封,叫封古。封這個姓挺奇怪的,可能我不說很多人會以為中國根本沒有這個姓氏。
可是我的確姓“封”,而且“封”這個姓在曆史上還是出過幾個大人物的,最有名的一個就要數封敖了,此人曆任唐朝平盧興元節度使,平寇有功。皇帝老兒還命他替自己寫了一個《告慰邊疆將士》的聖旨。其中有兩句“傷居爾體,痛在朕躬”深得皇帝的讚賞。不過這個封敖和我們家這個封卻是半點關係都沒有。聽老爸說家裏曾經是有一本家譜的,可是在特殊時期的時候爺爺為了活命就在紅衛兵抄家之前把家譜給燒了。
後來老爸因為這事也問過爺爺,可是爺爺卻說他也沒看過,隻是一直放在家裏麵,燒的時候用都沒看一眼。
我出生在1980年,是一個標準的80後,老爸叫封博,名字是爺爺給起的,具體含義據說是因為生我爸那年爺爺不知道從哪個雲遊大神那裏求來一根上上簽,說我們家能出個大博士。所以爺爺就給老爸起了這麼個名字。
可事實證明封建迷信是不可信的,老爸不但沒和博士沾上什麼聯係,就連高中都沒有上完就輟學了。封博這個名字,對他來說,隻能說是一種美好的寄托了。
而我爺爺在特殊時期的時候改了名字,叫做封擁黨,別說,這個名字起的倒好,雖然爺爺那個時候也被人抓過但是卻沒人敢批鬥他,你怎麼喊?難道喊“打到擁黨?”那個年代你喊這個先不說我爺爺,喊的人自己就要被打倒嘍。
事實證明爺爺還是具有一個老江湖的特質的。這也是後來爺爺“下海”後成功成為“富一代”的原因了。
82年的時候爺爺看上了酒店項目,中國人想來推崇“民以食為天”,爺爺覺得這個行業一定可以賺到錢,便東奔西跑的到處借錢,這就要說爺爺的交際能力了,在特殊時期期間爺爺結識了很多被打倒的高級知識分子、官員什麼的,念過私塾的爺爺覺得這些人有知識,對事情有見地,便有事沒事的在一起聊天,勞動的時候還會把自己節省下來的糧食分給這些人吃。
大家一起久也都覺得爺爺的為人不錯,地主階級的友誼還是很深厚的。那場風暴過後,這些人有的回到了崗位,有的得到了補償,對於患難時候的老朋友,都很感激。
爺爺就是憑著這些關係,在廣東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家酒店“封彩酒樓”,善於交際經營的爺爺不久就把這個酒店做強做大,不僅借的錢還上了,還在今後幾年連續在廣州其他地方開了4家酒店。生意都很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