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莽莽蒼蒼的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位耳聰目明之人,名曰伏羲。關於伏羲從何而至,因何而來,至今百家言語,難以說清道明。據《路史》所記:“太昊伏羲氏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講的是伏羲之母華胥氏居於華胥水邊,腳踏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由此可見古人認為伏羲是神之所賜。而有關其出生地,諸如成紀,閬中等說法皆有。伏羲被認為是華夏人文初祖,與其妹女媧結婚生子,自此人類得以繁衍生息。
人之起源的說法,林林總總,莫衷一是,尚且不談。就說這伏羲氏,一自出生,腦袋就像這聚寶袋似的,對宇宙萬物,山河百川充滿了無數好奇與疑問。或許是出於使命的指引,伏羲獨坐方壇之上,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靜思冥想九九八十一日後,折斷一根樹枝,在沙地上畫了一條橫線,這就是“一畫開天地”。又從日出日落的永恒變化之中獲得靈感,創立太極,進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又推演出八卦,於是八卦圖流傳後世,啟示人們洞悉宇宙人生的道理。
據說伏羲氏結繩為網,教人捕魚,又傳授人們馴養家畜,冶煉陶器,卜占凶吉的方法,並發明曆法,以計時,輔助農牧生產之用。
到遲暮之年,伏羲知使命已成,化而為龍,騰雲入天。臨行前留給族中一個叫禦的年輕人一片石板,囑托禦按其上之意完成一件重任,務必分毫不差,並將秘密永遠埋藏。
禦知伏羲是為天神派遣而下人間,不敢有半點大意。照石板一看,可是吃驚不小。
原來伏羲縱觀宇宙天象,下察山河物理,發現中原以西有一奇山,成環形之勢,中間則有沉悶之聲在地下行遊滾動,冥冥之中隻覺不似善意。於是運用八卦易理,布下太極陣關閉它與地上的聯係,又使部落中最為聰慧的禦前去完成。而這奇山,地聲的秘密,終究歸於失落。
講到這您要問了,這傳說可與主人公有關?可以說無關,也可以說有關。隻是這玄天之間人渺如粟,萬事萬物紛亂複雜,卻也說不絕因緣的存在。
二十世紀中葉,正是中國改頭換麵的年代。經過中國人民長期的頑強努力,新生的社會主義祖國終於誕生。對解放的歡欣鼓舞之樂,對未來的翹首期盼之歌,響徹在這片曆盡磨難卻又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朝鮮戰爭後,中國一五計劃開始實施,工農業生產逐步恢複發展。而一五計劃取得的豐碩成果,也使得人民百姓對新生活充滿了信心。要說也因為中國是負著洋炮洋槍,跌跌撞撞在屈辱中進入二十世紀,此後的半個世紀裏民族幾陷於衰微。好不容易翻身得了解放,上到政府領導,下到布衣百姓,有哪個不想富國強兵,出了這口惡氣。於是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大建設隨即展開。全國各地那是大煉鋼鐵,廣植莊稼,近代中國還真沒出現過這幹勁的。為了保證原料充足,那時候要求各家各戶都把鐵鍋,灶頭反正帶個鐵的都捐出來煉。沒有鍋子沒法生火吃飯,就組個公社吃大鍋飯,人人平分,好的時候殺隻豬,四四方方切一大鍋,每人不多不少分得一塊。差的時候大家夥地瓜粥就著些野菜白鹽,囫圇一頓也對付過去了。可是結果卻並不盡人意,由於技術不合規格,很多煉出來的鋼鐵成了廢鐵,浪費的原料可別提了。勞動力資源的分配存在很大問題,導致後來很多地區鬧了饑荒,死亡數字更是慘不忍睹。倒是一些小地方,受災狀況沒有那麼嚴重。